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記憶傳承人:極樂謊言

2014年科幻电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授者 (电影)
Remove ads

記憶傳承人:極樂謊言》(英語:The Giver,中國大陸譯《記憶傳授人》,香港譯《未來叛變》)是一部2014年美國科幻電影,由菲利普·諾斯執導,麥可·米特尼克羅伯特·B編劇,改編自1993年由洛伊絲·洛利創作的同名小說

快速預覽 記憶傳承人:極樂謊言The Giver, 基本資料 ...
Remove ads

劇情

「廢墟」大災過後,社會被重組為一系列的社區,過去的所有記憶由「記憶傳承人」掌管。由於「記憶傳承人」是社區中唯一一個有過去記憶的人,首席長老和其他長老在為社區作決定時必須與記憶傳承人商量。12歲男孩喬納斯和其他人一樣,都在為將要分配給自己的工作而擔心。他有兩位摯友:亞瑟和菲歐娜。

畢業典禮當天,每個人都被分配職業。喬納斯沒有被分配職業而直接跳過這一儀式。取而代之,喬納斯將成為下一任記憶傳承人,逐步從過去的傳承人「記憶傳授人」那接受記憶。成為傳承人的喬納斯知曉了傳授人的過去和他的女兒羅斯瑪麗。她是在喬納斯之前的「記憶傳承人」,由於過去的記憶讓她心煩意亂,她自己提出了「解放(Release)」的要求。人們認為「解放」的本質是神秘的(但觀眾們知道她是因被注射毒針而死)。喬納斯開始把他的發現教授給好友菲歐娜,決定與她交流情緒的概念。菲歐娜未能完全理解情緒的想法,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接著,喬納斯親吻了菲歐娜,這個舉動在社區看來是過時但新鮮的,是喬納斯透過記憶學會的行為。

喬納斯與父親帶回家的寶寶佳比分享了他的記憶,並和他發展出了親密的關係。佳比的手腕上有著與喬納斯一樣的印記,那是潛在的記憶傳承人的標誌。喬納斯決定讓每個人擁有過去的記憶,最終記憶傳授人和喬納斯決定用唯一的方法幫助社區——前往被人們稱為「他方」(Elsewhere),一個通往過去的邊境,好將記憶放回社區每一個人的身上。喬納斯在宵禁時段偷跑,決定帶走因身子虛弱即將被「解放」而被留在養育中心的佳比。亞瑟試圖阻止喬納斯離開社區,但喬納斯一拳把他打昏了過去,獨自騎自行車前往養育中心。喬納斯告訴菲歐娜他的計劃,希望她能跟自己一起走,但她拒絕了,轉而幫助他帶回佳比。喬納斯離開前,她親吻了他,隨後幫助他逃跑。

與此同時,喬納斯的母親和亞瑟告訴首席長老喬納斯失蹤的消息。警衛被派去逮捕喬納斯,因首席長老認為他的舉止很危險,但喬納斯搶走了警衛的一輛摩托車,自傳授人家的懸崖進入「他方」。首席長老讓亞瑟以無人機搜尋喬納斯並殺掉他。但當亞瑟發現喬納斯跌跌撞撞穿過樹林時,用無人機抓住了他。喬納斯懇求亞瑟,如果他還關心他的話就放他走。亞瑟把他扔進河裡,放他離開。喬納斯跌跌撞撞地穿越「他方」,同時菲歐娜因幫助喬納斯而即將要被「解放」。就在她快要被喬納斯的父親解放時,傳授人走進來,用他女兒羅斯瑪麗的記憶拖住了首席長老,嘗試喚醒首席長老,但沒能成功。喬納斯的母親開始流淚,她感受到了愛。最終,喬納斯發現了他曾在傳授人的記憶中騎過的雪橇,於是駕駛雪橇前往「他方」的邊界,將記憶和色彩釋放回社區,並讓喬納斯的父親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從而救回菲歐娜。喬納斯和佳比回到記憶中的房子,屋子裡的人們正在唱著聖誕頌歌,喬納斯以為他聽見了音樂,也可能是回音,但他知道,「家」的概念已經回歸了,這就夠了。

Remove ads

演員

製作

Thumb
傑夫·布里吉為電影作宣傳

傑夫·布里吉一直想為這部未來主義小說拍一部電影,但因改編權於2007年被華納兄弟買下而遇到障礙,最終,華納兄弟把權利給了韋恩斯坦電影公司華登媒體公司。布里吉的實際想法是讓父親勞埃德·布里吉出演《記憶傳承人:極樂謊言》[4]

主體攝影於2013年10月7日在南非開普敦約翰尼斯堡開機[5]梅莉·史翠普在英格蘭的取景地有戲份,同時他還在當地參演了勞勃·馬歇爾的電影《魔法黑森林》,兩個月後繼續參與電影在開普敦小鎮帕爾(Paarl)的拍攝[6][7]。電影於2014年2月13日在猶他州殺青[8]

配樂

電影的配樂馬爾科·貝爾特拉米作曲[9]。片尾曲《平凡的人類》(Ordinary Human)由共和世代演唱。影片還使用了托蕾·凱莉的《安靜》(Silent[10]。原聲帶於2014年8月5日由環球唱片公司發行[11]

發行

影片首支官方預告片於2014年3月19日公布[12]。2014年4月11日,電影劇照曝光[13]。6月4日,第二支預告片發布[14]

2014年7月11日,韋恩斯坦電影公司和華登媒體公司宣布聯手Fathom Events向全美超過250家影院串流媒體直播紅地毯首映禮,首映禮將於正式上映前四天的8月11日舉行,由紐約齊格菲爾德劇院(Ziegfeld Theatre)舉辦[15]

票房表現

電影上映首日票房470萬美元[16][17]。上映首周末,影片以1230萬美元的成績位列票房榜第五位[18][19]

截至2014年12月11日,影片在北美地區和海外分別獲得45090374美元和21890082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合共66980456美元。電影儘管評價很差,但相較於約2500萬美元的製作預算,在票房成績上獲得了小成功[2]

影片於2014年8月29日在台灣上映,首周票房442萬新台幣,位列票房榜第三位,緊隨《露西》和《等一個人咖啡》之後[20]。次周周末票房共239萬新台幣[21]

影片於2014年10月16日在香港上映,首周票房233萬港幣,位列票房榜第三位,緊隨《冒牌條子》和《控制》之後[22]

專業評價

自上映之日起,影片獲得影評人褒貶不一的評價。爛番茄基於145條評論,給予影片36%的「新鮮度」,評級得分5.3分(滿分10分)。網站共識寫道:「菲利普·諾斯執導的《賜予者》有著視覺上的典雅,但電影並未深挖這部經典素材那發人深省的主旨[23]。」Metacritic基於33條評論給影片打出47分(滿分100分),即「好壞參半[24]」。

理查·魯佩爾(Richard Roeper)給影片打出「C」級,指出「小說的魔幻成分在轉換中遺失」,但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對的[25]

其他評價

片中出現經典六四事件坦克人畫面[26][27],被認為是在中國大陸未過審原因之一。

有網友認為該片以西方民主為主流價值,以此作為快樂與否的標準,與原作相比差了不少。且有部分鏡頭語言讓人搞不懂。[2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