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語義信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語義信息(英語:semantic information)在傳媒行業指語言文字提供的信息,在計算機行業指有意義的數據提供的信息,在科學哲學領域泛指任何一種有意義的語言、文字、符號、數據、公式、理論等提供的信息。
![]()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2年2月7日) |
科學哲學領域
從科學哲學領域的角度說,不只是日常語言提供的信息,GPS和溫度表提供的信息, 甚至電池正負號提供的信息也都是語義信息[1]。因為電池上一個加號(+)等價於一個命題:「這是正極」。語義信息的概念主要是用以區別Shannon信息的。
- 語義信息與信號(message)的含義及知識有關,存在對錯問題;Shannon信息與信號含義或知識無關,不存在對錯問題(Floridi,2011)。
- 語義信息可以包含在單個信號(message)或命題中,而Shannon信息只能存在於一連串信號中,只能通過統計得到平均信息(Shannon, 1948)。
語義信息研究,即如何度量語義信息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Weaver,Bar-Hillel,Carnap, Popper等人。Weaver提出資訊理論研究應當從Shannon信息發展到語義信息[5];Bar-Hillel和Carnap提出用邏輯概率度量語義信息[6];Popper則提出用語義信息標準評價命題的價值和科學理論的進步[7],並得出結論:命題的邏輯概率越小,並且經得起證偽,其信息量就越大。越是把偶然的事件預測准了,信息量就越大。其證偽理論對科學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語義信息度量對於優化信息交流意義重大,對認識論及哲學基本問題都有重要意義。Floridi提出,語義信息的研究將帶來哲學重大轉折[8][9],在西方產生很大反響。但是目前還沒有一致認可的度量公式。關於語義信息度量存在兩個傾向,一種是在Shannon資訊理論的基礎上改進(Adriaans, 2010; Lu,1999),另一種是另起爐灶(Floridi,2011)。究竟哪一種合理,這要看所得到的信息公式是符合常理,是否具有解釋力。理論的競爭(Adriaans, 2010)和發展正在繼續[10][11][12]。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