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謝爾曼·亞歷克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謝爾曼·約瑟夫·亞歷克西(英語:Sherman Joseph Alexie, Jr.,1966年10月7日—),是一位美國小說家、詩人、編劇和電影製作人。 他的作品借鑒了他作為一個擁有多個部落血統的美國原住民的經歷。 他在斯波坎印第安人保留地長大,現居住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1]

![]() |
生平
他1966年出生於華盛頓州,是一名斯波坎印第安人後裔。畢業於華盛頓大學,師從華裔學者郭亞力(Alexander Kuo,美國國家文藝基金會獎得主),學習小說和詩歌創作。處女作小說《遊騎兵與印第安人東托在天堂打架》獲海明威文學獎,成名作《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獲2008年美國國家書卷獎和紐約時報年度好書獎。寫詩對於亞力斯而言算是副業,但他過人的文學天賦讓他在詩歌創作方面表現不俗:他在1998年World Heavyweight Poetry Bout(世界重量杯詩人創作競賽)獲首獎,並連續四年蟬聯冠軍。紐約時報稱其為「one of the major lyric voices of our time」。The Norton Anthology: American Literature( Volume E )收錄其詩七首,The Best American Poetry也多次選錄他的詩。他還創作了短篇小說集The Lone Ranger and Tonto Fistfight in Heaven,該書後來被改編為電影Smoke Signals,其劇本也由他親自執筆。
Remove ads
風格
薛曼的詩常有某種敘事化的語調,並且多以「印第安人」形象穿插其中。「印第安」符號可以理解為薛曼對弱裔群體的關注,但「為民請命」絕非薛曼詩歌的主旨。某種程度上而言,薛曼是借印第安這一弱裔群體表達對人類普遍弱小,普遍荒誕的生存狀態之絕望。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