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譚綸畫像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譚綸畫像碑位於中國浙江省台州臨海市古城街道東湖、臨海市博物館石刻碑林「小瀛洲」碑亭中,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臨海縣知縣黃誥、耆民楊景威等為前台州府知府譚綸所立,原在臨海城東門外譚公祠,1964年移入今址。
碑為方首、梯形座,高2.18米,寬1.08米,厚0.13米。上為碑端,篆額「前郡太守譚公畫像」,中為題贊,總計142字,簡述立碑的前後經過,下為線刻譚綸坐像,採用白描陰刻,譚綸頭戴烏紗帽,身穿官服而居中端坐,左右二侍者,左年老者持劍,右年青者捧印。該碑與戚繼光表功碑均為研究明代東南沿海抗倭戰爭的重要史料[1]。
公諱綸,江西宜黃縣人也。嘉靖三十五年守台,升海道副使,有大功於東南。民思其德,相與祠公城東之隅。咸謂公方在浙,未可立碑記恩;又以公之名實,後當有史氏書之,亦何俟於吾台人也。顧祠在一隅,或以不便於瞻禮,因謀勒公像於堂,人人得以摹歸戶祝之。噫,山可頹兮而石可湮。公像在茲,永慰吾人,直道斯民,彌久彌新!嘉靖三十九年三月之吉勒於堂壁。臨海縣知縣黃誥,合郡耆民楊景威,呂贊,彭瑜,郟咸,□□□□。
譚綸畫像碑題贊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