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威爾弗雷德·貝卻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威爾弗雷德·貝卻敵(英文:Wilfred Graham Burchett,1911年9月16日—1983年9月27日),澳洲記者。他以報導亞洲地區的戰爭與同情共產黨而聞名。廣島市被原子彈轟炸後,他是第一位進入採訪的外國記者。他對韓戰越戰的某些報導備受爭議。

快速預覽 威爾弗雷德·貝卻敵, 出生 ...

職業生涯

第二次世界大戰

貝卻敵1940年開始新聞職業生涯。他對南太平洋殖民地新喀里多尼亞反抗維琪法國的報導使他獲得每日快報的認可。此後他報導了中國和緬甸的戰役,以及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的跳島戰術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蘇里號上正式投降後,他獨自從東京搭火車抵達廣島市,成為廣島遭原子彈轟炸後第一個到現場的西方記者。1945年9月5日,倫敦每日快報在頭版刊登他的獨家報導《原子瘟疫》,這是西方媒體第一次公開報導輻射放射性落塵的影響。[1]

貝卻敵的報導不受美軍歡迎。有一次美國新聞檢查員禁止發佈芝加哥每日新聞英語Chicago Daily News的喬治·韋勒所提交的一篇報導,並指責貝卻敵替日本宣傳。紐約時報威廉·勞倫斯英語William L. Laurence雖然在一周前對廣島輻射病進行了報導,還是批評他對輻射病的報導,說是日本試圖破壞美國的士氣。[2]美國佔領日本期間,在麥克阿瑟將軍的命令下,貝卻敵曾經一度被禁止入境日本。此外,他在東京醫院追蹤病情時,他的相機也曾神秘失蹤。[3]

Remove ads

東歐

韓戰

1951年,他作為法國共產黨機關報《人道報》的海外特派員前往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六個月的期間,他寫了China's Feet Unbound,支持毛澤東的「新中國」。1951年7月,他和英國記者艾倫·溫寧頓前往朝鮮,採訪板門店和平談判。[4]

之後,他報導美軍進行細菌戰,研究冷戰史的歷史學家現在對這些報導多數不予採信。[5]他的同事 Denis Warner 認為:貝卻敵所有細菌戰的報導都是編造的,並且指出了這些報導和傑克倫敦的科幻小說的相似之處 [6][7]。Tibor Méray,一名到場採訪但在1956年匈牙利事變後出逃的匈牙利記者否認了這種可能,他說關於細菌戰的宣傳「必然是經過了龐大的陰謀網設計實施的」[8]。根據俄國解密的檔案[9]Robert Manne英語Robert Manne教授與Herbert Romerstein英語Herbert Romerstein教授認為貝卻敵被蘇聯KGB收買,並且說謊否認他是共產黨員[10][11]

Remove ads

著作

自傳

  • Passport: an autobiography (1969)
  • At the Barricades: The Memoirs of a Rebel Journalist (1980)
  • Memoirs of a Rebel Journalist : the Autobiography of Wilfred Burchett (2005) edited by Nick Shimmin and George Burchett,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ress, Sydney, New South Wales. ISBN 0-86840-842-5

作品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相關書籍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