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貫匈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貫匈國
Remove ads

貫匈國,又稱作穿匈國穿胸國穿胷國,是《淮南子》所記海外三十六國之一,其民稱作穿胸民,其人都有一個貫穿胸口到背後的大洞[1],在《山海經·海外南經[2][3]中有所記載。

Thumb
圖出自《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第九十卷》

記載

Thumb
明朝,胡文煥《山海經圖》

大禹治水時期,曾召見天下諸神於會稽山,吳越山神防風氏後到,禹殺之。後來洪水平息,禹乘坐龍車巡遊海外各國,經南方時,防風神裔見之而怒射禹,此時雷聲大作,二龍駕車飛騰而去,防風神裔知道闖禍,便以刃自貫其心而死,禹念其忠誠可嘉,便命人將不死草塞在死者胸前洞中,使之死而復生,而成為貫匈國來由[4]

元代周致中《異域志》記載穿胸國在盛海東方,其人胸前皆有大洞,尊貴者不穿衣,命令卑者以竹木貫胸並抬之[5]

註釋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