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贛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贛劇是江西的主要劇種,其前身為古代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珍珠記》、《張三借靴》是其代表性劇目。《還魂記》則是根據湯顯祖同名原著改譯。而贛劇皮黃腔的《雪夜訪普》,和高腔的《江邊會友》、《送衣哭城》都是比較罕見的古老劇目。上世紀50年代,在江西省文化部門的主導下,弋陽腔兩大流派:饒河班、信河班在南昌相合,成立「江西省贛劇團」,弋陽腔遂稱「贛劇」。
經典劇目
《吐絨記》、《百花記》、《三跳澗》、《香球記》、《雙杯記》、《五桂記》等
《三官堂》、《四國齊》、《禹門關》等
《祭風台》、《花田錯》、《蘆花河》等
《二皇圖》、《藍田帶》、《龍鳳閣》等
《萬里侯》、《打金冠》等
活動中心
據贛劇老藝人介紹,在清·光緒前,贛劇原有三個活動地區:一個是以玉山縣為中心,活動在上饒、廣豐、河口一帶的玉山班,它是向浙江、福建、皖南一帶發展的戲班;一個是以樂平為中心,活動在鄱陽、餘干、浮梁、德興、安仁、萬年一帶的樂平班,它是向贛北、皖南發展的戲班;一個是以貴溪、弋陽為中心的,活動在餘江、東鄉一帶的貴溪班,它比較接近撫州、吉安,而且也應當是向這些地方發展的戲班。
著名演員
表演行當
「九角頭」——老生、正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