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質子運載火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质子运载火箭
Remove ads

質子運載火箭(俄語:Прото́н蘇聯研製的一個大型運載火箭系列,包含多種衍伸型號。質子號從196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是蘇聯俄羅斯發射大型太空飛行器的主要運載火箭。在冷戰結束後,由於能源號火箭被棄而不用,質子運載火箭實際上成為俄羅斯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但質子號使用劇毒四氧化二氮聯氨作為燃料,一旦發射失敗可能對發射場周邊地區造成嚴重污染,因此俄羅斯已決定用新研製的安加拉號運載火箭來取代它,此種新型火箭採用液氧煤油作為推進劑。

快速預覽 用途, 製造者 ...
Remove ads

主要型號

質子系列運載火箭共包括5種型號。以下各型號請分別參見其主題條目。

發展過程

Thumb
幾種質子號火箭,從左到右依次為:UR500,質子-K,質子-K/D組級,發射禮炮號太空站的質子-K

最初的質子運載火箭是在1961年~1965年間研製成功的,總設計師是OKB-52設計局的負責人切洛勉。切洛勉當時向赫魯雪夫提出了一個龐大的洲際導彈發展計劃,在這個計劃中,UR500(即兩級型的質子號)是一種「全球火箭」。但是UR500最終沒有被軍隊接受,而是決定用於航天發射。1965年7月16日,UR500在拜科努爾發射場執行了第一次任務,將質子1號科學考察衛星送入太空,火箭也從此而得名質子號。美國國防部對這種火箭的代號是「SL-9」,美國國會謝爾頓命名法(用於識別火箭的衍生型號)則稱其為「D」。兩級型質子號的運載效率不高,因此很快被停止使用。

在UR500基礎上加入第三級後,蘇聯人得到了運載能力更為強大的、三級狀態的質子-K火箭(即UR500K;美國國防部:SL-13,謝爾頓命名法:D-1)。帶有第三級的質子號在1967年3月10日首次發射(當時使用了D組級上面級,實際構成了四級火箭:質子-K/D組級),將宇宙-146(一顆月球探測器)送入太空。1968年,不帶上面級的質子-K首次發射。在1970年代初至1980年代末,蘇聯曾利用不帶上面級的質子-K將8個太空站送入軌道。國際太空站的兩個主要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星辰號服務艙也是用質子-K發射的。

在質子-K上再加入一個上面級,就形成了UR500K-L1運載火箭,即四級狀態的質子號火箭(美國國防部:SL-12,謝爾頓命名法:D-1-e)。蘇聯時代的質子號所使用的上面級主要有兩種:D組級或DM組級(D組級的發展型號,1974年開始使用),所構成的火箭分別稱為質子-K/D組級和質子-K/DM組級。這兩種火箭是蘇聯發射大型地球靜止衛星和深空探測器的主力。從1967年開始,四級型質子號向月球、金星火星發射了多個探測器,並且在流產的蘇聯登月計劃中被選為發射載人環月飛船的運載工具。

在美蘇登月競賽時期,切洛勉還在質子號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名為UR700的設計方案,以與科羅廖夫N1運載火箭競爭。UR700的設計思想很像質子號,但其體積之巨大甚至使N-1和美國的土星5號都相形見絀。在UR700中,兩級型的質子號僅僅是一個上面級。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新研製了一種四級型質子號火箭,即質子-M(有時使用未改進的質子-K箭體搭配和風-M的四級火箭質子-KM也被歸入其中)。它與質子-K/DM組級的主要區別是使用了更為先進的和風-M上面級,因此火箭也被叫做質子-M/和風-M。和風-M上面級具有兩次點火的能力,它可以將重型衛星直接送入地球同步軌道(以前的質子號通常是將衛星發射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質子-M在2001年首次發射,將一顆銀幕-M通信衛星送入軌道。

另外俄羅斯還發展了所謂「質子-M增強型」,主要改進了和風-M上面級的性能。質子-M增強型只在2007年發射過一次。

所有型號的質子號火箭都只能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在拜科努爾的81號和200號發射陣地各有兩個質子號發射工位,火箭以水平方式運輸至發射台,然後起豎、發射。

Remove ads

主要任務

早期的質子號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大型人造衛星。但由於其運載能力遠大於其它蘇聯火箭(如聯盟號閃電號),質子號遂成為發射星際探測器的首選。在美蘇登月競賽時期,質子號承擔了將大多數月球號無人探測器送上月球的任務。質子號也預定參加蘇聯載人登月計劃。當時蘇聯平行開展了兩個計劃:科羅廖夫主導的使用N-1的太空人登月計劃,和切洛勉主導的使用質子號的載人環月飛行計劃。但在一次內部論證會之後,切洛勉的計劃被擱置。在N-1開發失敗而美國人率先實現登月之後,蘇聯政府對登月失去了興趣。雖然還是用質子號發射了幾艘「探測器」號飛船進行了繞月飛行,但所攜帶的只是動物而已。

從1971年開始,蘇聯用質子-K火箭先後將8個太空站(禮炮1號~禮炮7號和平號)的幾乎全部艙體發射入軌。冷戰結束後,質子-K又用於發射國際太空站的幾個重要艙段。除了美國的太空梭以外,質子號是目前唯一能夠承擔這項任務的運載工具。

四級型質子號被用於發射蘇聯的大型通信衛星(「銀幕」,「彩虹」,「地平線」)和行星探測器(「火星」,「織女星」,「福波斯」)。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將質子號火箭投入國際市場,結果十分受客戶青睞。1996年4月,質子號將歐洲的阿斯特拉-1F衛星發射入軌,完成了第一次商業發射。到2007年為止,質子號已經執行了40多次商業發射任務。

存在的問題

質子號系列的發射成功率並不突出。1996年該火箭發射火星-96探測器失敗,載荷在太平洋上空墜毀,其上攜帶有200克劇毒放射性元素

質子號火箭更為突出的問題是其使用的液體推進劑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有毒,一旦發射失敗,洩漏的推進劑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俄羅斯經常因火箭在發射後墜毀而與發射場地的所在國哈薩克斯坦進行交涉。近幾年來,如果質子號發射失敗,哈薩克斯坦就會禁止在白寇努爾發射這種火箭,直到問題解決為止。

發射記錄

此列表尚不完整

更多資訊 次數, 日期 ...
Remove ads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