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販賣疾病
医工复合体为了扩大市场赚取更多利润而创造本不存在的疾病名目或者夸大疾病的危害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疾病販賣(英語:Disease mongering)是一個貶義詞,指的是醫藥工業複合體為了擴大市場和既得利益,不斷創造、誇大、宣傳各種各樣名目的疾病。其利益團體通常包括藥廠、醫生、醫學專業組織等等。與可能出於無意的誤診不同的是,販賣疾病帶有主觀能動性,因此受到廣泛爭議和批評。
販賣疾病在2012年《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描述為「新型詐騙」,除了販賣藥品帶來的可觀利潤外,這些新開發的藥物可能的副作用還可以反過來誘導更多的治療,或是終身服用其他藥物來抑制這些副作用。這些間接產生的健康成本給社會保障系統帶來更大的財務成本,並且也不斷促進社保將更大的資金比重投入醫藥行業。[1]
歷史
向公眾宣傳藥物和疾病名目的做法並不是最近才出現。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將其稱為「失序的醫學宣傳」,並在1894年宣傳「此類廣告的作者應被不留情面的視為人類公敵」。幾十年來,製藥公司在營銷方面的投資比任何其他類別的費用都要多。1990年代,十大製藥公司大約35%的支出都用於市場行銷,而研發投入則在11%到14%之間,營銷支出獲得的利潤回報率通常在19%到25%之間。[2]
參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