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賴文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賴文光[1](1827年—1868年),清朝官方稱賴汶洸[2][3],也作賴汶光[4][5]廣東花縣人,原籍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太平天國將領,封遵王[3]。1864年天京失陷後,賴文光把本部太平軍與捻軍合併,成為捻軍首領之一,後來捻軍一分為二,賴文光成為東捻軍首領,1868年兵敗被清軍俘殺,佩劍仍保存在今天南京太平天國史料館。

快速預覽 賴文光,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賴文光在1850年參加太平天國的金田起義,1852年任文官,1856年改任軍職。1860年賴文光參與二破江南大營之役,次年隨英王陳玉成西征湖北黃州,安慶失守後退回廬州,封遵王。

1862年賴文光與扶王陳得才西征河南陝西,次年攻占漢中。1864年賴文光隨陳得才回救天京,抵達湖北安徽交界一帶,因天京缺乏糧食而停留不進,等待秋收後才進兵。1864年7月天京失陷,扶王陳得才在11月時在安徽霍山兵敗自殺,大軍瓦解,只有賴文光部大致完整。賴文光與捻軍領袖、梁王張宗禹合作,把太平軍和捻軍合編,並被推為捻軍新首領,與張宗禹任化邦牛宏升范汝增等堅持對清鬥爭。

1865年5月,捻軍在山東高樓寨之戰殲滅清軍精銳的科爾沁王僧格林沁部,戰役過程從同治四年正月初二日誘僧格林沁跟追,東走葉縣,新鄭、尉氏,日夜急走,前後長達五個月。

1866年10月,賴文光在河南與張宗禹分領東、西捻軍作戰。

1867年1月,東捻軍在湖北擊敗湘軍郭松林部,隨後破淮軍張樹珊部,2月在尹隆河戰役擊敗名將劉銘傳,然先勝後敗,遭鮑超突襲,3月殲滅湘軍彭毓橘部。同年經河南山東,陷入清軍包圍圈,被圍於運河黃河六塘河之間。12月東捻軍全軍覆沒,賴文光率殘部千餘人向南突圍。

同治六年(1868年)十二月十九日賴文光在揚州瓦窯鋪被吳毓蘭部將王得勝俘獲[6],十二月十六日(1月10日)在揚州被處決,就義前慷慨陳言:「披霜踏雪,以期復國於指日。古之君子,國敗家亡,君辱臣死,大義昭然。唯死以報邦家,以全臣節焉。」[7]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