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安仁 (北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安仁(957年—1018年),字樂道。河南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北宋官員、學者、書法家。
幼年時,趙安仁即通敏聰慧,執筆即能寫大字。十三歲通經傳大旨,以文藝著稱。雍熙二年(985年)進士,以蔭補任梓州榷鹽院判官,以親老未上任。當時國子監刻《五經正義》板本,以趙安仁善寫楷書隸書,遂上奏留他書寫。歷任大理評事,光祿寺丞,召試翰林,下任著作佐郎、直集賢院。倍受宋太宗賞識。存世書刻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遷太常寺丞。
宋真宗即位,拜右正言,曾上疏急務者三:激勵戎臣,舉勸懲大典;拯救邊民,行優恤之惠;車駕還京,重神武之威。大要者五:選將略;持兵勢;求軍謀;修軍政;愛民力。重修《太祖實錄》。咸平三年(1000年),同知貢舉,旋遷知制誥。景德元年(1004年),為工部員外郎,翰林學士。景德三年(1006年),拜參知政事。
大中祥符五年(1008年)九月,參知政事、刑部侍郎趙安仁罷為兵部侍郎。此前,宋真宗欲立寵妃劉德妃為皇后,被眾臣反對。趙安仁則推舉前宰相沈倫的孫女沈才人為皇后。宋真宗並未怪罪他。後王欽若指趙安仁是為報沈倫知遇之恩,故宋真宗有所貶斥[1]。趙安仁以兵部侍郎仍兼修史。國史成,遷右丞。天禧二年(1018年)遷御史中丞,五月暴病卒,贈吏部尚書,諡文定。
他以文擅長,尤工楷隸,喜好讀書,所得俸祿多以購書,三館舊闕虞世南《北堂書鈔》,只有趙安仁家存有。時閱典籍,手自校讎,時稱善本。曾采古事作《戴斗懷柔錄》3卷。著有文集五十卷,今不存。《全宋詩》卷七四錄其詩一首。《全宋文》卷一六三收其文十二篇。
父親趙孚,娶呂蒙正次女。子趙溫瑜、趙良規、趙承裕。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