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超技練習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超技練習曲》,也譯作超凡練習曲[1](英語:Transcendental Études,法語: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S. 139是作曲家李斯特·費倫茨創作的練習曲集,共有12首練習曲,在1852年發表,作為1837年版本的整理。此曲的創作歷程可以追溯到李斯特15歲時創作的初稿。[2]鋼琴家斯維亞托斯拉夫·里赫特認為此套練習曲的第5首是所有正規鋼琴曲目中最難的。[3]

更多資訊 標題, 調性 ...

參考曲譜:亨樂版[4]

Remove ads

歷史

1826年,15歲的李斯特創作了《12首練習曲》(Étude en douze exercices),S. 136,Op. 1[2][5],這些曲子長度相對較短,並且技巧難度不是非常高深。之後,李斯特保留了這一版練習曲的主題,對音樂元素大量擴充,誕生出了第二個版本:《12首大練習曲》(Douze Grandes Études),S. 137,這個版本在1837年出版。

此曲的正式版本──第三版,S. 139對上一個版本進一步進行了改編,獻給他的老師卡爾·徹爾尼,在1852年出版。[6]這個版本不僅對技術難點做了簡化,還移除了所有大於十度的音程,使手小的演奏者更容易彈奏,但有學者認為第四首曲目(《馬采巴》)比前一版更加困難,因為李斯特為了製造此曲的雄壯氣勢,插入了大量的八度雙手交叉等裝飾性成分。[7]

在李斯特重寫第二版時,李斯特在其中的十首曲目中加入了法語和德語標題,唯有第二和第十首沒有加入標題。作曲家、編輯者費魯喬·布梭尼給它們分別取名「火箭」和「熱情」,但是它們並不怎麼常用。G·亨樂出版社提及這兩首練習曲時,使用它們原始的速度記號,非常活潑的(Molto vivace)和非常激動的快板(Allegro agitato molto)[4]

亨樂出版社把該練習曲集的第四(馬采巴)、第五(鬼火)、第七(英雄)、第八(狩獵)、第十首和第十二首(追雪)的難度評為最高級(第9級),這套練習曲中難度評級最低的是第三首(風景),被評為第6級。[4]

李斯特原本想創作24首練習曲,涵蓋所有大小調,但他最終只完成了一半,使用無升降號調號降調號。俄羅斯作曲家謝爾蓋·利亞普諾夫寫作了十二首練習曲,全部使用升調號並沿用李斯特的調性排列規律。利亞普諾夫把最後一首練習曲命名為紀念李斯特的悲歌[8]

Remove ads

其他同名作品

錄音版本

錄製過此曲的鋼琴家包括丹尼爾·特里福諾夫[9]齊夫拉·喬治[10]克勞迪奧·阿勞[11]簡諾·揚多[12]等等。

參見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