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氏貞(越南語:Triệu Thị Trinh/趙氏貞,225年—248年),在越南民間尊稱為趙嫗(越南語:Triệu Ẩu/趙嫗)或趙夫人(越南語:Bà Triệu/婆趙),又稱趙貞娘(越南語:Triệu Trinh Nương/趙貞娘),是反抗孫吳的起義領袖,被越南人視為民族英雄,亦有「越南聖女貞德」之稱。
Remove ads
起義前後

趙嫗和兄長趙國達(Triệu Quốc Đạt)生於九真郡軍安縣(今清化省肇山縣納山一帶),是當地有勢力的首領,父母早亡,與兄嫂相依為命。248年兄妹發動起義。傳說趙嫗身長9尺[來源請求],胸長達3尺[1],作戰時將雙乳綁在背上,身穿盔甲,頭插金簪,腳穿象牙鞋,騎在象頭上衝鋒陷陣。起義軍多次打敗吳軍,曾殺死了交州刺史。交趾、九真二郡人民紛紛起來響應。吳軍有言:「橫戈當虎易,對面婆王難」(Hoành qua đương hổ dị, Đối diện Bà Vương nan)。
有人勸她應該出嫁,不應該「作亂」,她回答說:
然而不久戰局開始變化。東吳特派名將陸胤做交州刺史,並率領八千名軍隊鎮壓起義。陸胤利用他在當地的聲望,迅速平定起義。趙嫗走投無路,在松山(清化省厚祿縣富田一帶,現在這裡還有趙嫗的墓和廟)自殺。死法一說投江,一說被象踩。
Remove ads
後世影響

544年李賁創建萬春國。李賁為感謝趙肅和趙光復父子的相助之功,特在京城建一新廟宇,取名為開國寺,冊封同為趙姓的趙嫗為神。
爭議
歷史上是否存在趙嫗這一位人物,尚有待考證。最早出現趙嫗記載的是《太平御覽》引晉朝劉欣期《交州記》[3],而官方史書最早出現趙氏貞的文獻是《大越史記全書》引《交趾志》[1],距趙氏貞的時代已千年有餘。1788年阮文惠的檄文內甚至也沒有她的記載。
中國史書《三國志·吳書》證實248年交州確有起事。「交部騷動」。但並未提及趙嫗其人。中國被指提到趙嫗的書籍如《南越志》[4](5世紀成書)大多已失傳不可考。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