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灼(1530年—1574年),字時章,號方齋,直隸松江府上海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應天府鄉試四十四名舉人,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會試二百十八名,第三甲第七名進士[1][2]。吏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三十八年九月選授刑科給事中[3]。四十一年二月彈劾雲南巡撫蔣宗魯去職,十月升戶科右,四十二年四月升吏科左,九月升吏科都,多次主持京察,四十四年六月升太僕寺少卿,隆慶元年(1567年)十月改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二年三月升為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謄黃,三年正月以省父疾乞休,八月丁父憂。萬曆初,累薦不起。萬曆二年卒,年四十五。
家族
曾祖趙錤,七品散官;祖父趙璧,聽選官;父趙國(1508年-1569年),字禮卿,號津南;監生、官福建浦城縣丞,封通政司右通政。前母唐氏;母黃氏,封太恭人[4]。兄趙煾、趙燦(生員)、趙煥,字堯章,號鳳宇,後改名趙廷炯(?-1603年),舉人,歷官真陽知縣、工部都水司主事、榷蕪湖關稅、潯州府知府[5]。
無子,以伯兄趙燦次子隆城、仲兄趙煥次子隆培為後。一女嫁邑庠生喬元胤。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