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足利滿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足利满隆
Remove ads

足利滿隆(日語:足利 満隆あしかが みつたか Ashikaga Mitsutaka,1389年—1417年1月27日、元中七年/嘉慶三年?-應永廿四年正月十日),為日本室町時代武將

快速預覽 足利滿隆, 時代 ...
快速預覽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生平

滿隆為第2任鎌倉公方足利氏滿之第三子[1],其兄有第3代鐮倉公方足利滿兼及篠川公方足利滿直日語足利満直,其弟有稻村公方足利滿貞日語足利満貞足利滿季日語足利満季

元服之際,蒙第3代將軍足利義滿(或其父氏滿)賜以偏諱,因而改名為「滿隆」。

應永十六年(1409年),時任第3代鎌倉公方之長兄滿兼逝世。其後,滿隆遂輔佐新任鎌倉公方—即滿兼之子、侄幸王丸(後之足利持氏)。然而,翌年(1410年)八月十五日,卻出現「滿隆謀反」之流言,幸王丸因此避入關東管領上杉憲定之宅邸,以求庇護,引發一陣騷動(見《鐮倉大日記日語鎌倉大日記》《喜連川判鑑》《鎌倉大草紙》)。

其後,在憲定的斡旋下,滿隆最終向幸王丸謝罪,並收幸王丸之異母弟乙若丸(後之足利持仲)為養子,表面上平息了事態。然此次騷動係由反對憲定的勢力與滿隆結盟所致,憲定也因此受到牽連,於翌年(1411年)辭去關東管領之職,由反對派的上杉氏憲(後之禪秀)繼任。與反憲定派結盟的滿隆亦一舉掌握了鎌倉府的實權。

應永十七年(1410年)十二月,幸王丸與乙若丸兄弟同時完成元服,並自第4代將軍足利義持(義滿之子)處受賜一字,分別改名為「持氏」與「持仲」。然而,在持氏親政的應永廿二年(1415年)之前,鎌倉府的政務由滿隆代行,而氏憲則負責輔佐。

應永十九年(1412年),滿隆建成其宅邸「新御堂御所」,以彰顯自身權威。

然而,當持氏自立政務,且氏憲失勢之後,滿隆感受到自身地位亦岌岌可危,遂與持仲及氏憲(禪秀)共謀排除持氏,並於應永廿三年(1416年)在鎌倉舉兵(史稱「上杉禪秀之亂日語上杉禅秀の乱」)。反叛軍一度將持氏逐出鐮倉,致使持氏流亡駿河,控制鎌倉的滿隆,並自稱鎌倉公方。

不過,京都的將軍義持卻未承認滿隆鎌倉公方的地位,同時命越後守護上杉房方日語上杉房方與駿河守護今川範政日語今川範政等人前往鎮壓叛亂。最終,滿隆與禪秀、持仲等人於應永廿四年(1417年)在鶴岡八幡宮別當坊(鎌倉雪之下)自盡。

據稱,滿隆除養子持仲之外,尚有實子滿康。滿隆逝世後,其家係由滿康、滿政(みつまさ)延續。

Remove ads

註腳

參考文獻

關聯項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