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足球

球類運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足球
Remove ads

足球主要專指英式足球,官方名為協會足球(英語:association football,也稱soccer),是一種世界流行的團體球類運動,也是所有體育運動中最受歡迎、接受度最高、普及面最廣的一種,被譽為「世界遊戲」(The World's Game)。

快速預覽 最高管理機構, 起源 ...

標準的足球比賽由兩隊各派十一名隊員參與,包括十名球員及一名守門員,互相在長方形的草地球場上互相對抗、互相進攻。除守門員可在己方禁區內利用部觸球外,其他球員只能運用手部以外的身體部位碰觸球(開界外球例外),比賽目的是盡量將球射入對方的球門內,每射進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當比賽完畢後,得分最多的一隊則代表勝出。比賽持續時間為兩個等長的半場,每半場為四十五分鐘,共九十分鐘。比賽規定時間內得分相同,則須看比賽章則而定,可以加時(三十分鐘延長賽)或PK大戰等形式比賽分出高下。如果是聯賽的話得分相同則計和局。

2004年,國際足球總會確認古代中國的蹴鞠是足球運動的最早雛形。而現代足球運動就起源於英國。足球因在當今世界上開展之廣、影響之大,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運動。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阿提卡的古希臘足球浮雕
Thumb
《宋太祖蹴鞠圖》(1235年–1305年)
Thumb
1872年英格蘭與蘇格蘭隊之間的比賽的新聞插圖

古代足球

古代足球出現於中國戰國時代蹴鞠[1],與同時代的古希臘人與古羅馬玩的古希臘足球英語Harpastum[2]。2004年初,經國際足總的確認[3],古代中國蹴鞠是足球運動的最早雛形,亞洲足球聯盟秘書長維拉潘英語Peter Velappan頒發了起源紀念盃和證書。

早在2300多年前(公元前285年),蹴鞠就已經誕生,而且流行於中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最早確切可信的文字記載這項運動者,當屬《戰國策》和《史記》,當時它以具有軍事性和娛樂性雙重性質的活動而被記錄下來。其後經過改良令蹴鞠慢慢普及,到了時代,蹴鞠佛教一起傳到了日本,今日日語韓文中仍可見稱足球為「蹴球」的用法,這便是受到中國的影響。

淄博齊國歷史博物館中的一張地圖上,一條細線從中國延伸至埃及,然後至歐洲希臘羅馬法國,最終止於英格蘭。但國際專家對此種說法表示懷疑,指出蹴鞠與足球之間難以聯繫,蹴鞠出現大約同期也有同類運動,如古希臘足球,並對國際足聯的動機提出質疑。將某種物體踢來踢去是人類常見的活動,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也許都進行過此種活動,這並不能證明他們就是足球的發明者。[4]

Remove ads

現代

現代足球被認為起源於19世紀中期的英國,最早的職業聯賽也在同地開始。1863年10月26日,世界第一個正式的足球組織英格蘭足球總會(The Football Association)在英國首都倫敦成立,這一天也被作為現代足球運動的誕生日。此後,足球運動在全球廣泛傳播。而現代足球運動的比賽規章,皆基於當時的英格蘭足球總會比賽規章演化而成。

因為發展於英格蘭北部拉格比公校的變種——拉格比足球率先在1845年確立了統一規則並也以「足球」自稱,為了與其區別,英格蘭足協將普通足球返璞命名為「協會足球」(association football)。因為這個稱呼讀音太長,因此民間按照當時牛津大學截音習慣將其中的第一個輔音節「-soc-」附加了後綴「-er」後創造了一個簡化的新詞「soccer」。這個詞也成為了橄欖球類運動比較流行的地區(比如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南非)以及受美國文化影響較深的國家(比如日本)對足球的稱呼。

目前,歐洲南美洲被公認為足球水準最高的兩大,主要的足球奪冠熱門都集中在這兩個洲,足球在這兩大洲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歐洲足球流派技術簡練實用,注重配合,個人素質上力量強,速度快,作風硬朗,以西班牙葡萄牙德國義大利法國荷蘭英格蘭比利時等為代表,西歐擁有世界上最高水準的職業聯賽,尤以英超德甲義甲西甲法甲並稱五大聯賽南美洲足球流派則講究個人技術,注重短傳配合和個人突破,以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哥倫比亞等為代表。

在其他洲方面,除了亞洲大洋洲以外,其他洲的足球盛行程度也尚稱平均。長期以來,足球在北美洲發展緩慢,在美國加拿大都不是第一運動,但近些年美國的足球水準有了很大提升,足球在社會青年一代中的地位連年大幅度的提高,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令美國成為一個潛在的足球大國;而在中美洲的大多數國家足球均為第一運動,而且實力不俗,最強的球隊是墨西哥

大洋洲則以紐西蘭獨強,其他國家足球水準很低。雖然澳洲的實力強於紐西蘭,但已在2006年脫離大洋洲足協加入了亞足聯,屬亞洲。

足球在非洲是第一運動,而且非洲尤其是西部非洲是近年足球水準進步最快的地區,埃及奈及利亞塞內加爾象牙海岸喀麥隆加納摩洛哥近幾年湧現出不少優秀球員,諸如薩拉赫,馬內,齊耶赫等一眾國際知名的球星。

足球在亞洲地區也非常盛行,但大多數國家足球水準並不高。近年隨著澳洲的加入,亞洲足球有了一定的進步,在2022年卡達舉行的世界盃比賽上,有3支亞洲球隊打進淘汰賽。目前亞洲實力比較突出的球隊有澳洲沙烏地阿拉伯伊朗日本南韓

Thumb
足球運動在世界各地區的流行程度(2001年)[5]

常見技戰術

基本技術

更多資訊 名稱, 內容 ...

比賽戰術

Thumb
一名足球守門員擋開一次射門

足球比賽時常見的戰術有:

個人戰術
  • 進攻:跑位、傳球、運球過人
  • 防守:選位、盯人
集體戰術
  • 進攻:2過1配合,三打二配合、切入、插上、直線
  • 防守:補位、圍搶、造越位陷阱
整隊戰術
  • 進攻:邊線進攻、中間進攻、快速反擊
  • 防守:區域防守、人盯人防守、混合防守
死球戰術
  • 一腳射門
  • 戰術射門
  • 自由球射門
  • 角球射門
比賽陣形

規則

場地

Thumb
標準尺寸的足球場。並不是所有足球場都一樣大,不過許多職業球隊的球場一般是長一百零五米(一百一十五碼)、寬六十八米(七十四碼),例如諾坎普體育場聖西羅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安聯球場。還有一些足球場大小略有變化,如斯坦福橋貝納烏球場阿爾貝托·J·阿曼多體育場

足球比賽中除了守門員可以在己方禁區內利用部接觸足球外,球場上每名球員只可以利用手部以外的其他身體部位碰觸球(開界外球例外),否則稱為「手球」,屬於犯規,甚至有可能被裁判判以黃牌或紅牌。

球員

參賽雙方各有十一名球員,包括一名守門員,三到五名後衛,二到五名中場,一到三名前鋒球員組成。而大型比賽參賽雙方另外會有幾名(五至八名)後備球員負責替補, 一場正式比賽中最多可以換4個人。友誼賽替補次數無限制。替換下場的球員不可以再重新返回球場比賽。

五人制比賽,雙方擁有五名球員,包括一名防守球員和四位進攻球員。

中鋒

中鋒(Centre Forward,CF)或稱柱躉式中鋒,通常都比較高大,可以頭錘和腳打門。他們通常倚靠頭錘頂入傳中球得分,或使用身體和力量護球以製造攻門機會。通常由站樁式中鋒或柔性站樁式中鋒擔任。

前鋒

前鋒(Striker)( FW )亦稱機會把握型前鋒,顧名思義是善於把握進球機會的前鋒,他們不一定有良好遠射技術、不一定快速,但卻善於處理臨門一腳或一頭。他們分為左前鋒、右前鋒和中前鋒,而部分球員屬於竄擾性中鋒身型上比較細小,需要盤扭技術和速度。他們的任務是進球和為柱躉製造機會。這些細小的射手多數倚仗速度接應直線傳送,而不會像柱躉般背對龍門控球。通常由射手型前鋒或竄擾性前鋒擔任。

邊鋒

邊鋒(Winger)( Left Winger-左邊鋒『LW』)(Right Winger-右邊鋒『RW』)亦可歸類作前鋒球員。自從藍西爵士的英格蘭國家隊「無翼奇蹟」(Wingless Wonders) — 以無邊鋒的陣式奪得1966年世界盃後,純邊鋒這位置的球員已愈來愈少。邊鋒的職責就是將球從禁區兩側傳入禁區(傳中),為前鋒製造進球機會。通常他們都會以速度或帶球壓過對方的邊後衛。邊鋒通常也不會負責防守。

邊進攻/正/防守中場(Left Attack Midfielder-左進攻中場),(Right Attack Midfielder-右進攻中場),(Left Midfielder-左中場),(Right Midfielder-右中場),(Left Defensive Midfielder-左防守中場),(Right Defensive Midfielder-右防守中場)是邊鋒的進化版本。邊中場會負責傳中,但亦會負責中場兩側的防守。他們還會控球在腳,讓身後的邊後衛(Wing Back)作疊瓦式助攻,還會在球場兩側為其他中路中場球員提供更多的傳球選擇。但是,邊鋒和邊進攻中場的分別越趨模糊 — 很多的邊進攻中場還是會被視為邊鋒

但邊鋒這位置又有復興的趨勢,因禁區內的單箭頭需要兩邊中場的支援。

當代出色的邊鋒/邊進攻/正/防守中場包括:內馬爾迪馬利亞格瑞斯·貝爾曼奇尼維辛迪哥利斯馬羅比尼奧阿爾揚·羅本菲戈佛蘭克·里貝里吉格斯祖亞昆禾確特拿斯利大衛·席爾瓦萊斯阿歷斯·桑切斯夏薩特等。當然,活躍於過去20年的兩大球星克里斯提亞諾·羅納度萊納爾·梅西也屬此型的強者,但二人俱具備比邊鋒更多更強大的能力,並不止於此。另外,雖然貝克漢並非傳統的邊鋒,但他在右翼位置卻具備了無人能及的傳中能力,乃是邊中場的異數。

守門員

守門員主要工作是在比賽中用身體各個部分阻止對方球員攻入己方的球門。

足球比賽的守門員是唯一能用手觸球的球員,但只限在禁區內,否則被視為犯規。守門員比賽服裝須與己方球員不同,以便分辨身分。對守門員的信任感是建立在避免出現失誤和驚險撲救的基礎之上。優秀守門員應不被失誤所困擾,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一次失誤或一次驚險撲救,絕不是判斷守門員能力的唯一標準。但最基本要素是,必須身手敏捷、反應迅速,有判斷力及有良好的撲救技術。

中後衛

中後衛(Center Back『CB』),位置處於守門員的前方及左右後衛之間,活動範圍在於中後場,屬於全隊防守力量的核心,主要職責是阻止對方球員策動攻勢並同時封鎖在對方控球之下進入本方的禁區位置。最常用的4-4-2陣形中多數球隊使用兩名球員作為中後衛(也有三中衛戰術),駐守在守門員前面。中後衛的兩個主要職責是要以「人盯人」戰術緊貼著對方的攻擊球員,並負責彌補防守線出現的漏洞。

中後衛通常身材高大,頭球能力和搶斷技術出眾。他們閱讀比賽的能力也是一流的。大多數時候,處在重壓下的中後衛很少選擇控球或是傳球,他們通常只是把球從危險區域解圍。不過一直以來,一位優秀中衛所能做的往往不僅限於此,他們中的不少人往往還有一些個人擅長的其他技術(例如長傳、死球、插上頭球攻門等)。

中後衛有時又被稱作Centre Half。20世紀早期,在當時最流行的2-3-5陣形中,中間的三名球員被叫作中前衛(Half Backs)。隨著後來陣形的不斷改良,位置最中央的中前衛球員位置後移到後防線,演變成了中衛之一。

清道夫

清道夫(Sweeper),比一般後衛有更多的功能,例如把對方的傳送清走。他們的位置比其他負責人盯人的後衛較有流動性,所以這個位置亦可稱為自由人(Libero,義大利語中指自由)。出任這位置的人必須比一般後衛擁有更高的球賽閱讀能力。清道夫有時亦會負責策動反擊,所以他的控球和傳球能力亦比一般後衛的要求更高。但有時,他亦只是一個純粹負責防守的球員。例如在1960年代義大利國家隊使用的防守系統十字聯防(Catenaccio)中,清道夫僅負責將敵方傳球清走;而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AC米蘭和義大利國家隊的隊長佛蘭科·巴雷西則成為一個現代「自由人」的代表人物,他可以在防守的同時於比賽中策劃更多的進攻,成為一名後場的組織者和球隊的領袖,並為義大利國家隊獲得世界盃的季軍和亞軍,更成為不可一世的米蘭王朝中的靈魂和中後衛力量。隨著佛蘭科·巴雷西在這一位置的成功,其他很多球隊亦出現多名優秀球員,如德國的馬蒂亞斯·薩默爾等。

邊後衛

邊後衛(Fullback),是負責球場兩側防守的球員。 他們主要任務是阻礙對方球員把球從邊線傳入禁區。在某些防守體系里,他們也會負責盯防。大多數邊後衛都會後上助攻傳中,令球隊的進攻方式更立體。

以往純後衛(2-3-5陣式中的"2")的角色現已由中後衛負責。因為比賽的演變,以往的純後衛被移至球場兩側,對技術的要求亦有所不同。現代的邊後衛通常都要擁有高速度、鏟截能力和充沛體力以便在邊線助守助攻。

翼衛

翼衛(Wingback),就是負起更多助攻責任的邊後衛。他們通常都出現在3-5-2陣式當中,亦可視之為中場球員。由於這是一個集後衛與邊前衛於一身的位置,所以出任翼衛的需要更多的體力。由於他們身後有三名中後衛專注防守,人們都預計他們會偏重於上前助攻多於防守。

後腰

後腰或後腰(Defensive Midfielder)是指專門負責防守的中場球員,於中場負責阻截對手攻勢,然後將球交予隊友發動攻勢。

中前衛

正中場或中前衛(Central Midfielder),此類球員包括效力加納時的埃辛傑拉德斯科爾斯卡里克哈維戴維·皮薩羅德羅西。他們是球隊主力的大腦,經常負責派球給前鋒和邊鋒或前腰等較有攻擊性的球員,亦有時會進入後防,進行防守工作,是個輔助性極高的位置。

前腰

前腰,或稱為攻擊型中場(Attacking Midfielder),專門負責組織進攻,製造機會予前鋒,或親自攻門。勝任這位置的球員都擁有良好的傳球和閱讀球賽能力,在適當時候傳球予前鋒攻門;也需要全面的個人技術以作個人突破,協助進攻。不少前腰也具備優異的遠射能力,經常作出令對手難以防備的遠距離打門。

裝備

球員必須的基本裝備包括以下個別項目(國際足協規則,第四章):

  1. 球衣或運動衫
  2. 短褲:假如球員穿著單車褲的話,其顏色必須與其短褲主色相同
  3. 長襪
  4. 護脛

裁判

足球比賽中有1名主裁判和2名助理裁判,責任是在整場90分鐘的比賽中根據規則判罰球員。另外還有一名第四裁判,作為替補。賽事亦可以有影像輔助裁判

警告和處罰

比賽中球員如觸犯下列任何一項時,必須被警告:

  1. 門將手接己方球員的傳球或界外球。(此規則1994年通過)
  2. 門將在發球後未經其他球員觸及,再次用手觸球。 (此規則1994年通過)
黃牌示警、紅牌懲罰出場。首次用於1970年世界盃

此記錄在國際足協規則,第十二章。

比賽中球員如觸犯下列任何一項時,必須被黃牌警告:

  1. 用言語或行動表示不滿,或對裁判提出抗議。
  2. 屢次觸犯比賽規則(如多次被口頭警告後仍然犯規)。
  3. 阻延重新開始比賽。
  4. 在開角球、自由球或擲界外球時未有遵照法例規定的距離,或未得裁判示意開球。
  5. 未得裁判員許可擅自進入或再次進入球場範圍。
  6. 未得裁判員許可故意離開球場範圍。
  7. 進球後脫去球衣慶祝,就算進球被判無效亦會被判罰。(此規則2004年7月1日通過)

一名後備球員或已被換出的球員如觸犯下列任何一項時,必須被黃牌警告:

  1. 欠缺體育精神行為。
  2. 用言語或行動表示不滿,或對裁判提出抗議。
  3. 阻延重新開始比賽。

紅牌離場的犯規

  1. 嚴重犯規。
  2. 凶暴行為。
  3. 向對方球員或其他人吐口水。
  4. 故意手球引致破壞對方一個進球或一明顯進球機會(守門員在其十八碼禁區不適用)。
  5. 當一球員向對方球門推進,但被對方球員侵犯而破壞一明顯進球機會,(2018年起,不適用於罰十二碼)。
  6. 用攻擊性、侮辱性或唾罵性的言語或動作。(2018年世界盃起,咬傷人明確列入,並且判罰直接自由球)
  7. 向裁判豎起中指
  8. 使用興奮劑等藥
  9. 故意親吻對手或裁判而造成混亂。

一名被紅牌驅逐離場的球員,後備球員或已被替換的球員,必須離開比賽場地及技術指導區域。除在場球員,後備球員、總教練及教練團如有觸犯規則同樣可以被紅牌驅逐離場。後備球員領紅與在場球員領紅一樣不能參與之後繼續進行的賽事。如總教練或教練團領紅則必須離開技術指導區,但可以將其旨意傳達給在場的教練團。

其他

  • 沒收比賽發生時以0-3判該隊輸球。但如果比賽存在雙回合,且計算總比分的情況下,則記為兩回合總比分3—0。其中首回合3—0,次回合0—0。倘若違規行為發生在首回合,一般情況下處理方式為直接沒收首回合比賽並取消次回合(參見:2015/16西班牙國王盃,皇家馬德里被驅逐。)但也有例外,例如2016年亞冠,杜哈賈什和杜拜勝利的比賽中,杜拜勝利使用了違規球員,所以首回合被判0—3輸。但是次回合卻沒有禁賽,而是將次回合成績與首回合的0—3相加。若當場比賽被判負方已經被進3球或3球以上,則將被判負方進球數清零,對手進球數不變。例如甲隊1-5乙隊,後來查證甲隊違規,則改判為甲隊0-5乙隊。
  • 當比賽因半途退賽使比賽中止則以0-2判該隊輸球。若當場比賽中止前被判負方已經被進2球或2球以上,則將被判負方進球數清零,對手進球數不變。例如甲隊1-5乙隊,後來查證甲隊違規,則改判為甲隊0-5乙隊。
  • 即使裁判當場未對上述違規判罰,賽後主辦單位也有權對違規當事人或當事球員進行追加紀律處分。
  • 紅牌違規情形嚴重時,至少禁賽3場。
  • 一場比賽若一隊獲得五張紅牌,則以沒收比賽計算。

協會

足球協會也稱「足球聯合會」,一般是管理足球球員紀律,球員轉會還有比賽籌辦,聯賽組織的機構。現時管理全球各地足球運動的組織是國際足球總會(FIFA),總部設於瑞士蘇黎世。並且每四年舉辦一屆世界盃足球賽,是世界球壇盛事之一。

國際足總由六個地區性足球協會組成,他們分別管轄世界六大洲的足球事務:

此外,大部分國家也有自己本國的足球協會。

比賽

各種足球比賽裡,最有影響力的是世界盃足球賽,每四年舉辦一屆,1930年由烏拉圭開始舉辦第一屆,因為二戰停辦了兩屆,從1950年開始到現在一直沒有間斷過。成績最好的是參賽次數最多(共18次)的國家隊巴西國家足球隊共五次冠軍義大利國家足球隊德國國家足球隊各獲得四次冠軍阿根廷國家足球隊獲得三次冠軍烏拉圭法國各獲得兩次冠軍英格蘭西班牙各一次。

其他的國際性賽事如奧運會足球比賽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中歷史較悠久的項目之一。洲際的比賽則以歐洲足球錦標賽的水平最高,影響最大。

很多國家每年在本國內還有各種足球俱樂部之間的足球聯賽。其中義甲英超西甲德甲法甲由於開辦時間久,有上百年歷史,球隊引進外國球員沒有較多的限制,從而吸引了各國頂級球員加盟,有「五大聯賽」之稱。俱樂部對陣最為精彩的要屬同城德比,在同一座城市下,有兩支不同球隊競爭,比賽的激烈程度非常高。著名的有米蘭德比,AC米蘭國際米蘭布宜諾斯艾利斯德比(河床博卡青年)。巴塞隆納皇家馬德里的比賽也被稱為西甲「國家德比」。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過往17年的冠軍隊伍由曼聯曼城布萊克本流浪者切爾西利物浦萊斯特城兵工廠七支球隊包辦。

此外,各國俱樂部之間也有比賽,例如每年舉行一次的洲際盃足球賽,參加比賽的是當年度歐洲俱樂部冠軍和南美解放者盃冠軍,現時賽事己改為俱樂部世界盃,並且邀請全球六大洲的冠軍俱樂部參與,令賽事更具國際化

賽事名次比序

如果積分名次相同,通常會按下列比序:

  • 全賽數據比較
    • 全賽獲得積分
    • 全賽球差
    • 全賽進球、然後是客場進球數
    • 全賽勝負、然後是客場勝仗
  • 相關球隊數據比較
    • 比較相關球隊之間賽事獲得的積分
    • 比較相關球隊之間賽事的球差
    • 比較相關球隊之間賽事的進球
    • 如果只有兩隊完全相同且最後一輪相遇進行PK大戰
  • 紀律分:黃牌計作1分,2黃1紅計作4分,直接紅牌計作4分,先黃後直紅計作1+4=5分,被計分少的排名靠前。(2016年歐洲盃開始正式生效)
  • 若還是無法分出勝負,則比較三者擇一
    • 係數
    • 中立場附加賽
    • 抽籤決定

裝備

Thumb
足球
Thumb
足球的模型和真實足球的對照
Thumb
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足球比賽所使用的足球
Thumb
一個兒童手中的足球
比賽用球

在足球比賽初期的條例沒有規限足球的大小輕重,只要是圓球形即可。直到19世紀70年代開始作出規定,圓球的周長需在69-74公分之間。現代足球廣泛使用的設計款式是皮製的截角二十面體,充氣後十分接近正常球體。 1970年起,世界盃專用球指定由德國愛迪達公司提供設計。

更多資訊 舉辦年, 英文名稱 ...

職業足球

隨著足球俱樂部的興起,足球開始走向職業化和專業化。許多球員也變成了職業足球員,踢球成了謀生的一手段。歐洲和南美洲是世界上足球職業化程度最高的地區。

球星

Thumb
球場上的大衛·貝克漢
Thumb
羅納汀荷準備開出角球

著名的足球運動員有時代表著一個足球時代,或者是一個國家足球的象徵,如荷蘭國家足球隊約翰·克魯伊夫代表著「全攻全守」足球打法的一個時代,義大利國家足球隊索夫代表著「鋼筋混凝土式防守」打法興起的一個時代。往往一個球隊因為擁有他們而所向披靡,因為失去他們而十分消沉。

巴西國家足球隊比利又被認為是「第一代球王」,阿根廷國家足球隊馬拉度納被認為是「第二代球王」。同為阿根廷國家足球隊梅西被認為是「第三代球王」。著名足球員,特別是中場核心,全場球隊的組織者,一般都身穿10號球衣,如比利馬拉度納薛高米歇爾·普拉蒂尼羅貝托·巴吉歐席內丁·席丹羅納汀荷梅西等。

除了有嫻熟的球技可以稱為球星外,也有因為外表英俊而在時尚界出名引領世界時尚潮流的球星,如英國足球員大衛·貝克漢,他的精準的傳球與能夠直接破門的自由球功夫雖然是他出名的最主要因素,但由於外表英俊,他在世界各地擁有著不少專門追星的「明星迷」追隨者,引領髮型潮流。

2002年後,巴西卡卡羅納汀荷AC米蘭巴塞隆納獲得成功,成為續貝克漢後另外兩個廣受歡迎的潮流球星,其中羅納汀荷的年度廣告收入更高於貝克漢。8次榮獲金球獎萊納爾·梅西(阿根廷)[6]克里斯提亞諾·羅納度(葡萄牙),夏薩特(比利時),萊萬多夫斯基(波蘭),內馬爾(巴西),姆巴佩(法國)亦為近年來球迷們所最喜愛的球星之一。

一些球星,如巴雷西馬爾蒂尼吉格斯斯科爾斯加里·內維爾普約爾托迪等,在其足球生涯中會一直只效力於一家俱樂部,得到球迷以及球隊甚至於對手的廣泛尊重,被稱之為「傳奇球星」。

球迷

Thumb
在足球運動中,球迷的基本目的是在比賽中鼓勵他們的球隊
Thumb
狂熱的球迷

足球運動如此的受歡迎,與球迷的狂熱分不開。當有自己喜愛的球隊參加比賽時,足迷會穿上球隊的服裝當場助威,口中整齊的喊著助威口號(例如著名的Olé, Olé, Olé),甚至臉上塗上油彩。甚而有發生因為過分激動而死於看台之上的例子。

然而,一些個別球迷的行徑導致暴力的發生,這些人被稱為足球流氓

場上發生的問題

因為場上有不同國家、種族、宗教信仰等的人在比賽,常常發生衝突。

FIFA嚴禁種族歧視、因激烈行徑造成比賽中斷的行為,但違規情形仍經常發生。以下是違規情形或爭議的舉例:

宗教衝突或種族歧視

  • 2011年6月,伊朗女子足球因為伊朗政府拒絕讓選手在比賽時去除希賈布,違反FIFA的政策,除了取消奧運資格,原本比賽讓給其他對手3分。(該禁令2014年3月取消)
  • 2011年10月15日,蘇亞雷斯帕特里斯·埃夫拉指以侮辱黑人的言語侮辱他,遭禁賽八場及罰款四萬英鎊
  • 2013年3月17日,希臘足球員吉厄戈斯‧卡提蒂斯英語Georgios Katidis在場上舉納粹禮手勢,遭該國終身禁止參與國家隊、罰款5萬歐元,離開希臘兩年半才回到希臘超級聯賽踢球,2015年最後出現在俱樂部後,未再現蹤於賽場。
  • 2013年12月28日,尼古拉·阿內爾卡在與西漢姆聯隊之戰中率先進球後,以一個向納粹敬禮的動作慶祝,他做出一手搭在另一隻手臂上,另一手則伸直往下,五隻手指閉攏的動作。這個稱為「quenelle」的手勢是阿內爾卡友人、法國爭議性喜劇演員迪厄多內·姆巴拉·姆巴拉英語Dieudonné M'bala M'bala發明的,被形容為法國猶太團體對納粹敬禮的動作,迪厄多內·姆巴拉·姆巴拉多次因公開發表反猶太言論遭定罪。此舉引發軒然大波,歐洲猶太團體要求英超祭出禁賽處分,英格蘭足球總會譴責阿內爾卡這個「讓人震驚、噁心」的反猶太舉動,並對此展開調查[7]。後被英足總禁賽五場、罰款4萬英鎊,還慘遭俱樂部解約,之後轉戰印度聯賽至2015年。
  • 2014年3月8日,球迷為羞辱浦和紅鑽球隊的韓裔日本人李忠成,在該隊主場該區入口被掛上「Japanese Only(代表除日本人外不准進入、日本人專屬)」布條,並帶有大日本帝國時代常用的太陽旗,被視為涉及種族歧視軍國主義,遭J聯盟罰3月23日關門比賽,浦和紅鑽也因此失去近1億日圓的門票收入。
  • 2014年4月27日,一名球迷朝丹尼爾·阿爾維斯丟香蕉,暗示他是有色人種,應該要像猴子一樣吃香蕉,但丹尼爾反應相當冷靜,並拾起香蕉剝皮把香蕉吃掉,之後再開角球。丹尼爾賽後表示幽默是對抗種族歧視的最好方法,並說:「我們必須保持幽默感,情況並不容易改變。」[8]而許多球星包括蘇亞雷斯巴洛特利內馬爾都紛紛拍下吃香蕉畫面,以行動抗議種族歧視。

違反公平比賽競爭的行為

  • 1998年8月31日,老虎盃(現東南亞足球錦標賽)的小組賽最後一場比賽(泰國vs印尼隊的比賽),泰國和印尼隊為了要避開勝者在半決賽出現的對手:越南(當時越南是東道主),負者將要面對著新加坡隊,於是兩個隊伍都心急想著要輸球。就在前90分鐘的比賽,比分仍然定格在2-2平手,但在傷停補時階段,球員Mursyid Effendi以不畏的勇氣把球直接射進自家大門。印尼隊也如願地避開了東道主越南隊。這個不公平競爭行為引起了四面八方的球迷的譴責之聲,於是老虎盃比賽結束後,FIFA向兩隊判罰$40,000美元的罰款(原因:違反公平比賽競爭),結果此球員隨之而來的就是被終身禁止參加國際賽(成了世界第一個球員因為射進烏龍球而被終身禁賽的球員)、國內聯賽禁賽一年。此烏龍球成爲了世界上最恥辱的烏龍球
  • 2002年日韓世界盃時,球證多次在韓國球員對對方犯規下不作出判罰。
  • 2006年的義大利電話門事件
  • 2013年1月9日,南K聯賽業足球聯賽(K-League)41名球員因為涉及2011年踢假球醜聞,遭FIFA處罰在全世界終身禁賽(將原本僅南韓擴大到全球)。但其中21名足球員主動坦承且深感悔意,因此在禁賽2年至5年之後即可解禁,這期間必須包含200至500小時的社區服務(例如反假球反簽賭活動)。
  • 2014至2015年,多家媒體報導伊朗女子足球國家隊有4到8名其實為男性或變性人,但伊朗也將4名有此問題的人從女足國家隊除名,FIFA目前對此沒有回應也無有效防治作法(因為必須尊重特殊人士的權利)。
  • 2014年10月,印尼足球甲級聯賽中的斯萊曼英語PSS Sleman三寶壟隊都不願贏得比賽,以避免在半決賽遭遇據說有黑幫挺腰的婆羅洲隊。結果最終斯里曼隊3比2「贏」得這場比賽,5個進球都是烏龍球,作為證據的比賽錄影顯示過程中,當足球滾向自家球門時,門將直接走開。之後12位球員、教練及總教練被終生禁賽,包括兩位外籍球員在內的17位球員禁賽5年,就連11位替補球員也禁賽1至5年。兩隊都取消之後比賽資格,該回合積分為0分,同時開罰兩隊1億印尼盾
  • 2015年2月3日,哈維爾·阿吉雷因為涉及2011年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假球醜聞,被日本拔除總教練職務,當時他執教的皇家沙拉哥薩,涉嫌付給萊萬特體育聯盟球員96萬5千歐元,換取比賽的勝利,讓球隊得以免於降級命運(但還是在2013年被降至乙級後維持乙級至今)。

球員或球迷的不當行為

  • 1985年利物浦球迷引發的海塞爾球場慘劇事件造成39人死亡及600人受傷,當中主要為尤文圖斯球迷,之後歐洲足總經過當時英國首相柴契爾的首肯,禁止其他英格蘭球隊參加歐洲賽事5年(禁止利物浦參與歐洲賽事6年)(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仍可正常參賽)。
  • 2006年德國世界盃半準決賽,德國對陣阿根廷,雙方120分鐘打平,進入PK大戰,德國第四個主罰十二碼的蒂姆·博羅夫斯基將十二碼打進之後他在走回中圈時衝著阿根廷的球員們做著閉嘴的手勢,這直接導致了比賽結束之後的一場混戰。阿根廷後衛庫弗雷推到了德國中後衛默特薩克,後來雙方多人加入衝突升級為兩支球隊多名球員之間的鬥毆,就連德國領隊比埃爾霍夫也和阿亞拉糾纏在了一起,這場鬥毆持續了2分鐘。隨後國際足總開出罰單,弗林斯賽後被認為是參與了鬥毆,並被禁賽,錯過了和義大利的準決賽。
  • 2014年世界盃D組最後一輪烏拉圭與義大利的比賽中,蘇亞雷斯一樣的事做了第3次,咬傷了義大利隊員基亞連尼,而在比賽中當值裁判卻對此沒有做出判罰。[9][10]蘇亞雷斯被控咬人,引發網民熱議、惡搞照片,連曾是咬人事件受害者的前拳王埃萬德·霍利菲爾德也在Twitter評論:「我猜身體任何部位都可以吃吧。」[11]國際足總經調查後,決定重罰禁賽9場,禁止參與足球活動4個月,並罰款10萬瑞士法郎[12]間接使下一屆世界盃比賽規定此行為將直接紅牌罰下。
  • 2016年,歐洲盃足球賽的騷亂讓法國警察因為同時還要控制勞工罷工情形而忙上加忙。
  • 2022年世界盃,在荷蘭對陣阿根廷的半準決賽中,西班牙籍主裁判安東尼奧·馬特烏·拉奧斯向雙方球員開出18張黃牌,包括坐在替補席的球員,數量創下世界盃單場紀錄。事發下半場的傷停補時階段,阿根廷以2比1領先,阿根廷球員萊昂德羅·帕雷德斯朝對手內森·阿克鏟球時犯規,裁判拉奧斯吹哨警告,帕雷德斯心有不甘,徑直把球踢向荷蘭的替補席,引爆荷蘭球員的怒火。荷蘭隊長維吉爾·范戴克直接將帕雷德斯撲倒在地,雙方球員隨即爆發衝突,拉奧斯掏出黃牌警告雙方的球員及教練。

帶給人類的影響

現代足球對人類的文化領域充滿廣泛的影響力,相隔四年一次的國際足總世界盃是人類最受到重視與歡迎的體育賽事,在觀眾人數,財政收入等方面甚至要遠遠超過奧運會,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單項體育賽事。而代表歐洲最高水準的歐洲足球錦標賽的影響力不僅限於歐陸地區,更加得到亞洲美洲澳洲等地的球迷歡迎。一些歐洲國家的足球聯賽,如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等,近三十年中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進入1990年代後,歐洲冠軍聯賽在商業模式上取得相當程度的成功,成爲了世界上單項獎金最為豐厚的體育賽事之一,每年有數十億觀眾通過電視轉播收看比賽,影響力亦不僅僅局限於歐洲地區。

足球的影響力在一些國家包含在了政治領域,如1969年6月,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就因為足球而引發了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德國的士兵不顧對戰影響,在聖誕節休戰中曾經在佔領區界線處舉行足球比賽。

在和平年代,足球比賽通常被一些國家的民眾以及首腦認為是戰勝另一國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如1986年世界盃八強賽事中,阿根廷戰勝英格蘭後,馬拉度納揚言這是對大英帝國福克蘭戰爭勝利的報復。

通常世界盃歐洲盃的比賽,都會吸引一大批國家元首觀看,甚至一些國家元首直接參與到足球領域,如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就長時間擔任AC米蘭足球俱樂部主席;一些球員也在退役後投身政治領域,如賴比瑞亞的前AC米蘭球星喬治·維阿墨西哥的球星庫奧特莫克·白蘭高,前者曾參加總統大選,最後只以微弱的差距敗北,到2017年賴比瑞亞大選中獲得勝利,成為第一位出身於職業足球員的總統;後者更成功當選莫雷洛斯州州長。更有很多政治人物公開表示過自己最喜歡足球,比如中國的賀龍鄧小平溫家寶乃至習近平[13]胡錦濤等人。

在一些國家,特別是歐洲南美洲,一些球迷團體的歷史甚至同球隊一樣超過百年,甚至在一支球隊中滋生出一種類似於宗教的不同球迷派系,在他們其中,可以支持一些本隊的球員,球隊管理層人士,亦可能反對一些管理層人士甚至是球員。

相關題材的作品

手機遊戲

電腦遊戲

  • 實況足球
    • 勝利十一人(Winning Eleven 2012)
    • 職業進化足球(Pro Evolution Soccer 2012)
  • 創造俱樂部(Sakatsuku)
  • FIFA系列(FIFA 14)(FIFA 15)(FIFA 16)(FIFA Online3)(FIFA Online4)
  • 足球經理人(Football Manager 2012)
  • 冠軍足球經理(Championship Manager 2009)
  • 最佳11人足球經理,網頁遊戲(FREEKICK)
  • 足球、策略與榮耀(Football, Tactics & Glory)

電影

電視劇

動畫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