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跗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跗骨
Remove ads

ㄈㄨ(英語:Tarsus)指的是四足類動物足部七塊骨骼組成的短骨英語Short bone群,位於脛骨腓骨蹠骨之間。它由中足(骰骨英語Cuboid bone、三個楔骨足舟骨)和後足(距骨跟骨英語calcaneus)組成。

快速預覽 跗骨, 標識字符 ...

跗骨與蹠骨形成關節,而蹠骨又與近端趾骨形成關節。在脛骨與腓骨之下和跗骨之上的關節稱為踝關節本體

人類最大的跗骨是跟骨,是位於足跟的負重骨骼。

Remove ads

人類解剖學

Thumb
副跗骨的位置

骨骼

距骨往上連結兩塊小腿骨,即脛骨與腓骨,形成距骨小腿關節(英語:Talocrural joint[2];往下連結跟骨,形成距下關節英語Subtalar joint。距骨和跟骨共同形成後足[3]

中足的五個不規則骨骼(骰骨、足舟骨、三個楔骨)形成了足弓,用以減震。中足以肌肉足底筋膜英語Plantar fascia連結後足和前足[3]

動作

距下關節的複合動作發生於三個平面,並能作出距下內翻英語Inversion (kinesiology)外翻英語Eversion (kinesiology)的動作。沿著橫跗關節英語Transverse tarsal joint(即距跟舟關節英語Talocalcaneonavicular joint跟骰關節英語Calcaneocuboid joint),距下關節可將脛骨的旋轉延續到前足的旋後英語Supination旋前英語Pronation。距下內翻時,跟骨也會順時針旋轉並向前平移[4]

圖集

參見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