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路德維希·施東弗埃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路德维希·施东弗埃格
Remove ads

路德維希·施東弗埃格(Ludwig Stumpfegger,1910年7月11日—1945年5月2日)是一位德國醫生,也是納粹德國黨衛隊成員。他在1944至1945年間任阿道夫·希特勒的私人外科醫生,1945年四月末,他和阿道夫·希特勒一起躲在元首地堡

快速預覽 路德維希·施東弗埃格, 出生 ...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自殺前簽發命令,允許地堡內人員嘗試突圍。5月1日,施東弗埃格與馬丁·鮑曼阿圖爾·阿克斯曼等人離開元首地堡[1]。在魏登丹默橋,一輛虎II坦克為試圖過橋的德方人員開路,但坦克很快便被擊中,鮑曼和施東弗埃格「翻倒在地」[1]。5月2日1:00,德方人員再次試圖過橋,這次他們終於跨越了施普雷河[1]。鮑曼、施東弗埃格以及阿克斯曼三人沿著鐵道向火車站走去,阿克斯曼後來決定獨自往相反方向走[2],但之後就遇到了紅軍巡邏隊,於是再度掉頭。阿克斯曼藉著月光看清了鐵路調車場附近一座橋上的兩具屍體的面容,確認鮑曼和施東弗埃格已死[2][3]。阿克斯曼沒來得及去確認那二人的死因就離開遺體現場[4]

Remove ads

遺骸被發現

1963年,一位已退休的郵政工人阿爾伯特·克魯姆諾夫(Albert Krumnow)告訴警方,大概在1945年5月8日,蘇聯人曾要求他和其他同事掩埋在火車站附近的鐵路橋附近發現的兩具屍體。其中一具穿著德意志國防軍制服,而另一具只穿著內衣[5]。克魯姆諾夫的同事瓦根弗爾(Wagenpfohl)在第二具屍體上找出了一本黨衛隊醫生工資簿,確認死者是路德維希·施東弗埃格[6]。瓦根弗爾將工資簿交給上級,後者又將其上交給了蘇聯人。而蘇聯人最後銷毀了該證物。克魯姆諾夫於1945年8月14日寫信給施東弗埃格的遺孀,告訴她她丈夫的屍體「…和其他幾名陣亡士兵的屍體一同被埋在柏林NW40的榮軍大街英語Invalidenstraße63號「阿爾卑斯村」(Alpendorf)地下」[7]

1965年,根據阿克斯曼和克魯姆諾夫的證詞進行的挖掘工作沒有收穫[8],但在1972年,建築工地的工人們在距1965年發掘點約12米處挖出了遺骸[9]。兩具骸骨的頜骨上都殘留有碎玻璃渣,說明二人可能是為了不被俘虜而選擇了咬破氰化物毒膠囊自殺[10][11]。其中一具骸骨的高度以及其頭骨形狀符合鮑曼生前外貌[9][10]。第二具骸骨的高度與施東弗埃格生前身高相仿[9]。接著,人們將兩顆頭骨的照片和兩人的面部照片重疊後,也得出了頭骨與死者生前面容完全相符的結果[10]。1973年初,調查人員又對兩顆頭骨進行了面部重構,最終確認於1972年發現的骸骨就屬於施東弗埃格和鮑曼[12]。1999年,調查方又利用DNA檢測技術進一步確認鮑曼確實死在了1945年5月初的柏林[13]

Remove ads

影視形象

2004年電影《希特勒的最後12夜》中,演員托爾斯滕·克羅恩(Thorsten Krohn)飾演施東弗埃格[14]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