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軍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軍持
Remove ads

軍持,是梵語音譯,又譯作君持、軍遲、君遲、捃稚迦等,即是指漢語水瓶之一。軍持原為印度一種日用品,其後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意義,成為僧侶雲遊時攜帶的貯水器具,用於飲用及淨手,並隨佛教傳入中國

Thumb
青花翼龍形軍持(荷蘭國家博物館藏)

軍持的功能多樣。早期是僧尼用作蓄水,南朝高僧法顯在所著《佛國記》中提及他隨身攜帶軍持。因此,軍持亦成為佛教神靈手持的法器,在顯宗時期,觀音菩薩像已有手持軍持的造型。隋唐之後,觀音手持淨瓶(即軍持)的造像及圖畫日益常見,並往往與手持楊枝的形象相結合;在中國觀念中,淨瓶用作插楊枝,故觀音手中的淨瓶逐漸演變為長頸花瓶的樣式。在密宗經典中,十一面觀音被描述為「左手執紅蓮花軍持」,而千手觀音則有「左第四手持軍持」等記載。伊斯蘭教傳入南洋羣島及中國後,軍持亦為伊斯蘭教徒所採用,在禮拜前進行「小淨」時盛水使用。至南宋之後,軍持也為百姓用作插花及供奉神靈等日常用途。

在中國,軍持大約於隋唐時期隨佛教傳入,瓷質軍持始見於唐代製品。宋代時軍持被用作插花。元代軍持造型多數為敞口、長頸、扁圓腹;時期則瓶身較為矮胖。景德鎮德化窯產量最多,其品種包括青花釉裡紅白釉黃釉綠釉等,並成為出口遠銷南洋的商品。南宋至元代,南方如福建德化、磁灶及廣東西村等窯場曾燒製大量外銷到東南亞地區的軍持,其形態與功用亦發生變化,成為當地伊斯蘭教徒乃至普通民眾的日常水器。

Remove ads

外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