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異塵餘生戰略版:鋼鐵兄弟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辐射战略版:钢铁兄弟会
Remove ads

異塵餘生戰略版:鋼鐵兄弟會(英語:Fallout Tactics: Brotherhood of Steel,中國大陸譯作「輻射戰略版:鋼鐵兄弟會」)是一款第三人稱回合/即時制可切換的策略角色扮演遊戲。它由澳大利亞Micro Forté開發,由14 Degrees East正式發布於2001年。它以《異塵餘生》系列遊戲的世界觀為基礎。僅有Windows版本。

快速預覽 異塵餘生戰略版:鋼鐵兄弟會, 類型 ...
Remove ads

技術概要

《異塵餘生戰略版》是《異塵餘生》系列裡第一個用非回合制戰鬥系統的遊戲,採用的是一種獨特的「實時回合系統」(Real Turn Based, RTB)即源自前作的AP行動點數,此時會在角色靜止時實時補充(原本是以回合為單位充滿),角色屬性決定的是補充速度的快慢,和行動點數的存儲上限。本作也相容原本的純回合制模式,不過根據實測支援不完善,回合模式可能在特定場合導致技術故障。

本作使用了全新開發的引擎,圖像質素有所升級,支援可變的解析度(原作為固定VGA模式),不過美工風格和操作介面儘量保持了一代和二代的風格。本作以戰術為焦點,新的戰鬥系統可以讓遊戲人物採取不同戰術姿勢(如站立,臥倒和匍匐),玩家也是第一次可以直接控制隊友(隊友事實上享有和主角一樣的權限),可以通過招募不同的,多物種[註 1]的隊友並實現技能分工,強化了團隊合作(時評準確指出這點類似於當時另一熱門遊戲《盟軍敢死隊》)。本作還提供了多種車輛,比如悍馬軍車和坦克,車輛可以作為移動堡壘直接投入戰鬥(相比之下,異塵餘生2中唯一的汽車僅能用於城際穿梭和儲物),但由於平衡性的緣故,車輛不能參加非指定的主線任務,而作用有限。本遊戲還有多人遊戲功能讓玩家挑選自己的隊伍與網上對手競爭。

本作的對話系統相較前作大為簡化,主角事實上只能被動聽取和接受NPC的既定觀點,不能做出任何回應,因此口才技能是不再需要而被取消了。對話部分取消了前作知名的,僅限於重要角色的「說話的臉」(Talking Head),不過普通NPC角色獲得了更多的配音。配音演員延續前作的傳統,聘用了好萊塢的一線明星擔當,其中最有名的應是巴那齊將軍的配音員是《全金屬彈殼》的教官扮演者R. Lee Ermey. 所有NPC皆以照片代表形象,經常有數人共用一圖的情況。

武器系統和SPECIAL系統/技能模型皆儘可能復用異塵餘生1/2,不少武器的參數都是直接套用異塵餘生2。武器方面增加了更多脫胎於現實世界的,二戰和20世紀後期的世界名槍和彈藥。技能方面主要是前述的取消口才技能,並增加駕駛技能。

本作雖保留了原作的"世界地圖",但本質是關卡制,因為地點和關卡事實上捆綁。主角團隊需要從基地補給並出征,前往中西部各地的城鎮(都是以美國現實地點為基礎)執行將軍交待的任務,完成後還要返回基地復命才能接到下一個任務。一旦進入任務地點,在完成之前是無法隨意撤出的,撤離點只有在主要任務完成後才會顯現。完成撤離後地點雖可以隨意進出,但不會再有事件,只能起到打掃戰場和滿足好奇心的作用。主要任務之外一般還會有若干次要任務(類似於前作的Unmarked quest/未標註任務),比如搜集情報和解救計劃之外的俘虜。次要任務的完成與否會影響到過關評價和「升遷」 - 本作新加入的軍階系統,主要決定可招募隊友的能力,因為規定了主角只能招募比自己軍階低的隊友。通常軍階越高,能招到的隊員本底素質也更高。

Remove ads

劇情

《異塵餘生戰略版》劇情發生在美國中西部。《異塵餘生1》中登場的,發源於加利福尼亞的鋼鐵兄弟會發生了分裂。最後,支援徵兵和擴張的派系出走,試圖通過飛艇,追擊向美國東部逃亡的主教變種人殘餘。但飛艇在美國中西部的芝加哥地區附近遭遇雷暴墜毀了。倖存者自立門戶,建立新的基地,成立了所謂「中西部鋼鐵兄弟會」,並就地招兵買馬。主角「勇士」就是從附近土著部落徵募來的新兵小隊長,歸巴那齊將軍(General Barnaky)指揮。

本作是關卡制,主角團隊需要從基地補給並出征,前往中西部各地的城鎮(都是以美國現實地點為基礎)執行將軍交待的任務。總共有21個主要地點(即任務)。劇情的走向實際上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剿匪記(關卡1-7) 中西部兄弟會基地所在,主要以原伊利諾州地界的地區匪患橫行,導致該地區的倖存者和部落民不聊生。兄弟會在此地區剿滅土匪,起到維持治安和招募兵員一舉兩得的效果。這一階段的敵人主要是人類土匪和強盜,其中號稱Beastlord的匪幫能通過心靈感應控制蟲獸。

第二階段:追擊變種人(關卡8-11) 在匪患基本絕滅後,兄弟會得以集中精力對付其宿敵 - FEV超級變種人。對方戰力強悍,盤踞在原堪薩斯州一帶。在一次戰鬥中巴那齊將軍親自帶隊救人,卻遭俘虜,將軍一職由新任的戴克將軍(General Dekker)頂替,派遣勇士小隊去營救老將軍。雖然沒有達到目標,但搞清了此地區變種人實際是由一個人類指揮的。此人是前兄弟會戰鬥英雄拉薩姆(Latham),此前在一場和變種人的對決中,擊斃了對方頭目甘莫寧(Gammorin)但腦袋也受了重傷,因而精神錯亂,繼承了甘莫寧的名號反成為變種人的領袖。戴克將軍命令主角刺殺甘莫寧,後者臨死前透露了兩個重要資訊:巴那齊將軍已被機器人再度劫走,以及變種人的抗爭是為了應付「來自西邊的敵人」- 機器人,這種更大的威脅。在這一階段,另一重要收穫是獲得了一枚完好的核彈頭

第三階段:機器人危機(關卡12-21) 12-15關主要是對先期遭遇機器人的人類聚居點的調查。其中重要的是崇拜科技的Reaver教派,最初和兄弟會為敵,希望獲得機器人的力量擴充自己,但很快因為被反噬,其領導被機器人一網打盡而不得不求與兄弟會結盟。了解到更多情況並對機器人部件進行研究後,發現機器人已經占領了若干個位於原科羅拉多州的工業中心作為其工廠和修配廠,因此18-20關都是對機器人的削弱 - 對其據點的各個擊破。

根據在這些據點獲得的情報以及偵查,最終鎖定機器人源頭是在夏延山脈(Cheyenne Mountain)的0號避難所(Vault 0)。0號避難所是規模最大的避難所,負責保存戰前全美國的天才和精英,以待時機協助恢復文明。這些精英有些是只保存了大腦,有些則是全身冷凍保存,由一個生物中心電腦Calculator控制(該電腦的核心算力,也就是天才的人腦)。但遺憾的是,由於前偷工減料,設備年久失修,0號避難所的腦保存出現問題開始失智,活體居民也變成了低能兒,結果就是,Calculator電腦陷入瘋狂,發動了滅絕程式。此間一次任務中還意外發現了巴那齊將軍的「屍體」,但奇怪的是大腦被切走了。

機器人之於人類,戰力過於強大而且能迅速生產,如果不能一舉絕患對倖存人類可能是亡族滅種的危機。兄弟會於是決定儘快對0號避難所發起總攻。勇士帶隊,用之前獲得的原子彈炸開了0號避難所大門,激戰後抵達電腦的巢穴,發現原來巴那齊將軍是被Calculator改造成腦控機器人,成為其副手。

有3種可能的長遠結局: 1. 主角配合電腦的提議,奉獻出自己的大腦來拯救電腦,兩者合二為一。此結局會因主角的道德好壞而版本不同。 2. 主角設法讓巴那齊將軍良心發現,奉獻出自己的大腦來拯救電腦。 3. 摧毀電腦或任由其崩潰自毀。

無論哪種結局,立竿見影的結果都是機器人對中西部的攻擊戛然而止,機器人危機得到化解。

Remove ads

評價

《異塵餘生戰略版:鋼鐵兄弟會》受到了遊戲評論家的普遍好評,主流遊戲媒體的綜合評價(Metacritic)達到80分以上(100滿分)。如PC Gamer雜誌評分85%[1],GameSpot 8.3 (滿分10)[2]。好評主要來自於遊戲良好的基礎素質,和美工風格與前代作品的傳承。但以上評論也指出了本作似乎有趕工嫌疑,Bug較多疑為測試不全。這種猜測多年後得到製作團隊前成員的印證。

然而當時民間很多《異塵餘生》傳統玩家都對此遊戲表達了失望。主要因為本作角色扮演成分薄弱,劇情簡單直線,缺乏對話系統,不像前作具有開放性劇情。另外在架空背景的設定上,有不少和前作的矛盾之處,這導致日後的系列作品,多數直接忽視了本作的架空歷史。

關於遊戲機制方面,一種批評意見是因為戰鬥要素的主導,導致非戰鬥技能變得不成比例的可有可無。另外每一故事階段的敵人類型過於特化,導致技能和武器的多樣性無法施展。

中文版本

此遊戲有官方的繁體和簡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的代理商是上海育碧。

參考與注釋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