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辭職

放棄或辭掉職位的行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辭職是指自願離開或放棄工作或職位的行為。通常,辭職要遵守人力資源部門的流程,通知雇主並參加離職面談,以完成所有流程。[1]常見的辭職理由,包括職涯規劃、家庭因素、健康因素、讀書進修。[2]

相關現象

安靜離職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一詞源於職場教練布萊恩.克里利Bryan Creely,後為TikTok使用者@zaidleppelin再次提出,並非真正辭職,而是指員工僅完成工作最低限度的要求,不額外投入時間或精力。根據蓋洛普研究,美國有一半以上勞動力處於「安靜離職」狀態,尤其以遠距工作Z世代千禧世代為主。心理學家考克絲(Gena Cox)認為,安靜離職會使員工處於疏離狀態,可能造成憂鬱,建議直接辭職。[3]

安靜離職也接近2021年起在中國興起的「躺平」文化。過去十年,中國為了推動經濟成長而大力推行所謂的「996」工作制(朝九晚九,每週六天),使年輕世代長期承受高壓、過勞與幾乎喪失生活品質的狀態。然而,在過度投入的情況下,薪資與生活水準卻未見實質改善,導致他們陷入「努力卻無回報」的惡性循環。[3]

大聲離職

大聲離職(Loud Quitting)源於「安靜離職」,是指員工在離職時公開表達對公司的不滿。2023年,蓋洛普調查全球12萬名員工,發現有18%正打算大聲離職。[4][5]2024年,面試趣調查指出,臺灣有11%員工曾大聲離職,年輕員工辭職時更常會在社群網站表達不滿。[6]

法規

根據《勞動基準法》規定,辭職須有預告期,為離職日(最後上班日)往前推算告知公司的天數。如下:

  • 在職3個月內:不用預告。
  • 在職3個月以上不滿1年:需於10天前提出。
  • 在職1年以上不滿3年:需於20天前提出。
  • 在職3年以上:需於30天前提出。[7]

參見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