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達呂斯·康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達呂斯·康第 AFC, ASC(法語:Darius Khondji;波斯語:داریوش خنجی;1955年10月21日—)是一名伊朗-法國攝影指導[1][2],曾與大衛·芬奇、伍迪·艾倫、尚-皮耶·居內、傑姆士·葛瑞等多位導演合作,憑藉《阿根廷,別為我哭泣》、《中有,部分真實的偽記事》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以及英國電影學院獎、凱薩電影獎提名。
Remove ads
生平
他出生於伊朗德黑蘭,父親是伊朗人,母親是法國人,小時候全家搬到法國。他很早就對電影產生了興趣,並在十幾歲的時候製作了超8毫米膠片電影[3]。他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然後進入紐約大學和國際攝影中心研究電影。在此期間,他的老師約拿斯·梅卡斯和黑格·馬努吉安促使他決定成為電影攝影師[3],他意識到「我關心的是影像而非故事的力量[4]。」
他於1981年回到法國,為布魯諾·紐伊頓、馬丁·謝弗、帕斯卡·馬蒂等人擔任電影攝影師助理,同時亦擔任音樂錄影帶和廣告燈光導演[3]。
1990年,其第二部作品為F·J·歐桑掌鏡的《狗島的寶藏》是一部低成本、黑白、後末日冒險電影。他在這部電影中的工作意義重大,足以讓《電影筆記》發表其中一篇罕見的對電影攝影師的採訪。正是在這部電影中,展現了對寬銀幕電影的熱愛。並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我認為這是最美麗的取景格式。當人們在「視野」中取景時,人們會被這些面孔所吸引[4]。」隨後憑藉《黑店狂想曲》奠定其國際聲譽,並為他獲得凱薩電影獎最佳攝影獎提名。他最受矚目的電影之一是《火線追緝令》,該片是根據與大衛·芬奇一起拍攝的Nike廣告以及在《黑店狂想曲》的作品改編。憑《阿根廷,別為我哭泣》首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
Remove ads
創作靈感
康第稱格雷格·托蘭德為最喜歡的電影攝影師。「我特別欣賞他在約翰·福特的《怒火之花》中的作品[4]。」亦非常欣賞黃宗霑的作品,尤其是《赫德》。康第表示,他的畢生項目是「一部用16釐米黑白底片拍攝的《在路上》[4]。」
作品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