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過度換氣症候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過度換氣症候群(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HVS)又稱通氣過度症候群[1]、高通氣症候群[2],是由於通氣過度,超過生理代謝所需而引起的症候群,具有與焦慮相關(情緒緊張、癔病發作等)的呼吸困難及呼吸急促,並伴有全身很多軀體和精神神經表現的臨床症狀[3]。
過度換氣症候群有許多歷史異名:「慢性過度換氣症候群」chronic 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CHVS)、「失能性過度換氣症候群」(dysfunctional breathing 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隱秘搐搦」(cryptotetany[4])、「痙攣素質」(spasmophilia[5])、「潛伏搐搦」(latent tetany)、「中樞神經元過度興奮症候群」(central neuronal hyper excitability syndrome)等等。
Remove ads
症狀
過度換氣症候群表現為精神緊張、焦慮、恐懼、害怕死亡,呼吸困難、胸悶窒息感、胸部不適或胸痛、呼吸深或快,心慌或心悸、心動過速,頭昏、視物模糊,四肢末梢、面部及口周麻木、發緊與針刺感;嚴重者手指、上肢強直,手足搐搦,意識模糊,暈厥等。但查無相應的器質病因。
機制
過度換氣症候群的病理機制是二氧化碳排出過量導致呼吸性鹼中毒,由過快或過深的呼吸所造成,導致身體排出過多的二氧化碳,引發呼吸性鹼中毒,亦即血液pH值過高,影響了神經系統的正常放電生理過程,部分患者會感到在手、足、唇等部位感到麻痺或微微叮咬感、口齒不清、暈眩、胸痛、心跳加速。患者越緊張,呼吸越快,令症狀出現惡性循環,嚴重者更會昏厥。
該症狀可由生理或心理造成,患者誤以為自己缺氧,加快呼吸,但其動脈血中的氧化量仍然正常,只是二氧化碳含量過低,引致血管收縮,同時因為玻爾效應的影響,讓人體對重要器官的輸氧量減少。
診斷
過度換氣綜合症是暈眩症十分常見的誘因。 25%的暈眩症患者被診斷患有HVS。最佳診斷方法是讓患者快速呼吸兩分鐘。這樣會誘發症狀,以確定患者的症狀是由於呼吸過度導致的。這項檢查只能在患者沒有症狀的時候進行。
流行慢性病
每分鐘呼吸量是每分鐘由一個人的肺一分鐘吸入或呼出的空氣量。呼吸醫學資料(見下表)顯示病人的呼吸的空氣量是未患病人士的2-3倍。[來源請求]
Remove ads
治療
由於呼吸快速的原因很多,必須先排除器質病因後,才給予過度通氣症狀治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