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麥可·霍頓
英国病毒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麥可·霍頓爵士(英語:Sir Michael Houghton,1949年—),英國科學家,和諾貝爾獎獲得者。1989年,他與朱桂霖,郭勁宏和丹尼爾·布拉德利(Daniel W. Bradley)共同發現了C型肝炎[1]。他還於1986年共同發現了丁型肝炎的基因組[2]。C型肝炎病毒(HCV)的發現導致用於檢測血液供應中C型肝炎病毒(HCV)的診斷試劑的迅速發展,這使通過輸血獲得C型肝炎病毒(HCV)的風險從三分之一減少到了約200萬之一[3][4]。 據估計,僅在美國,抗體測試每年就至少預防了40,000例新的感染,而在全世界範圍內,預防了更多的這種情況[5]。
Remove ads
早年生平和教育
1949年出生於英國,他的父親是卡車司機和工會官員[5]。霍頓在讀到有關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知識後,便被啟發成為一名微生物學家[6][7]。霍頓1972年獲東英吉利大學學士學位,並於1977年獲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5][8]。
科學生涯

然後,他在白金漢郡塞爾研究實驗室工作,在1982年成為希龍公司的非甲非B型肝炎部主管。[9]正是在希龍公司,霍頓與來自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同事朱桂霖,郭勁宏和丹尼爾·布拉德利一起首次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HCV)的證據[10]。
在20世紀80年代初CDC的丹尼爾·布拉德利從黑猩猩的血清中分離了後來稱為C肝病毒的非甲非B型肝炎病毒。霍頓得以與布拉德利協作克隆這些病毒,並開發了一種測驗血液的方法,在20世紀90年代初用於肝硬化和肝癌患者。
2013年,阿爾伯塔大學霍頓的團隊證明,源自單一C型肝炎病毒株的疫苗可有效對抗這種病毒的所有病毒株[11][12]。截至2020年,該疫苗正在進行非臨床試驗[13]。
Remove ads
獎項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