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近視
视力缺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近視(near-sightedness,myopia,short-sightedness[1])是在調節放鬆狀態下,來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後,聚焦成像在視網膜前的現象,屬於一種屈光不正性眼病。近視患者以視近物清楚,視遠物模糊為主要表現。近視通常從兒童時期發病,到20歲以後即較少進展[2]。
除了視遠物模糊外,其他症狀可能有視疲勞、頭痛[3],嚴重的近視會增加視網膜剝離、白內障及青光眼的風險[4]。
目前相信潛在肇因來自遺傳與環境因素,風險因子為做事時需聚焦於近物、長時間待在室內及家族病史等[4][5],近視也和高社經地位相關[4], 其他因素包括營養不良等[1][6]。潛在的構造問題是眼球直徑過長,或水晶體太缺乏彈性,但後者較少見[3][7]。近視是一種眼屈光不正,確診方式是做視力測試。[3]
目前已有實驗性的例證指出,盡量讓兒童待在戶外可預防兒童近視[8][9],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接觸到的自然光對近視的預防作用[10]。近視可經由佩戴眼鏡、隱形眼鏡或接受手術來矯正。佩戴眼鏡是最簡單也最安全的;隱形眼鏡則可以提供較寬闊的視野,但也伴隨著感染的風險;而接受屈光手術可以永久改變眼角膜的形狀。[3]
近視是最常見的眼睛問題,據估計約有 15 億人患有近視(約佔全球人口 22%)[4][11] ,不同地區的近視人口比例差距甚大[4],約佔成人的 15~49%[5],男女比例倒是相去無幾[12]。近視的兒童在尼泊爾鄉間僅佔 1.2%,在南非佔 4%,在美國佔 12%,但卻在中國部分大城市卻高達 37%[4][5]。自 1950 年代起,近視人口比例持續增加。近視卻未經矯正是視力障礙的常見原因,放諸四海皆準,其他原因包含白內障、黃斑部退化以及缺乏維他命 A[12]。
Remove ads
症狀
近視患者可以在特定距離(視力的遠點)內看得清楚,但在這個範圍外的物體則是模糊的。通過定期檢查,大部分近視患者的眼睛結構與非近視患者並無不同。好發於學齡兒童,並在8至15歲惡化。[13]
病因
一般相信近視的成因是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因素總和導致[14]。風險因子包含: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的工作,長時間待在室內,都市化,和家族病史;也跟高社經地位和高教育水準有關。[15]一個雙胞胎的研究指出至少涉及一些遺傳因素[16]。而近視患者在已開發國家中迅速增加,證明也涉及環境因素[17]。
近視的風險可能會從父母遺傳[18]。基因連鎖的研究在15個跟近視有關的染色體中定位出18個可能的基因座,但這18個基因座中沒有一個跟屬於造成近視的候選基因。相較於由單一基因座來控制近視的發作,許多突變蛋白質複雜的交互作用才可能是原因。相較於結構蛋白質的單一異常造成近視,這些結構蛋白質的控制異常才可能是造成近視的實際原因[19]。各國近視協作研在歐裔個體中識別出16個新的造成屈光錯誤的基因座,其中8個跟亞裔相同。這些新的基因座包含具神經傳導,離子傳輸,維甲酸代謝,細胞外基質重塑,和眼睛發展等功能的候選基因。高風險基因的帶原者罹患近視的風險增加十倍[20]。
增加近視風險的環境因素包括:光照不足,活動量低,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和受教育年份的增加[13]。
其中一個假說是缺少正常視覺刺激會造成眼球的不當發展。在這個假說中的「正常」是指眼球在演化過程中的環境刺激,現代人大部分時間待在螢光燈照亮的建築室內,可能提高近視發生的風險[21]。花更多時間運動和在戶外玩樂的人,特別是兒童,有較低的比例近視,指出在進行這些活動中受到的更強、更複雜的視覺刺激能延緩近視。有些初步的證據顯示,戶外活動對於近視加深的預防效果可能(至少部分)來自於長時間日照會影響視網膜多巴胺的製造和釋放。[22]
近距離用眼工作的假說,也稱為「用眼過度理論」宣稱: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使眼內及眼外的肌肉緊張。有些研究支持這項假說,有些則不然。雖然存在關聯性,但不是明顯的因果關係。[23]
近視在患有糖尿病、兒童關節炎、葡萄膜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兒童中也更常見。[13]
構造問題
因為近視是由於屈光錯誤造成,近視的物理成因可與任何失焦的光學系統相比。Borish 和 Duke-Elder 將近視分成這些物理原因:
- 軸性近視歸因於眼睛的軸長過長[24]
- 屈光性近視歸因於眼睛折射物質的狀態。屈光性近視有兩個子分類:
- 「曲率近視」歸因於眼球的一個或多個折射表面,特別是角膜,曲率過大或是增加
- 「屈光率近視」歸因於一個或多個眼球介質的折射率的變化[24]
任何出現失焦像差的光學系統,失焦的現象會透過改變光圈大小而增強或減弱。就眼睛而言,放大的瞳孔會加強屈光錯誤,而縮小的瞳孔會減弱此屈光錯誤。這現象會造成個體在低照明區域更難看清楚,就算在日照等明亮環境下沒有症狀。
診斷
近視的診斷通常由驗光師或眼科醫師來進行。在屈光檢查中,會使用自動驗光儀或網膜鏡得到各眼屈光狀態的初步客觀評估,接者使用綜合驗光儀主觀地使患者的眼鏡度數處方更完善。其他類型的屈光錯誤是遠視、散光和老花。
用臨床表現來描述不同類型的近視:
- 單純近視:除了近視以外一切正常眼睛的近視,通常少於400至600度[25]。這是最常見的近視型態。
- 退化性近視(Degenerative Myopia):又稱惡性近視(Malignant Myopia) 或病理性近視(Pathologic Myopia),特徵是眼底明顯變化,例如後葡萄腫(posterior staphyloma),而且與矯正後的高屈光誤差和超常視覺敏銳度有關[26]。這種類型的近視會隨著時間惡化。據報導,退化性近視是視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 假性近視(Pseudomyopia):眼睛調節系統痙攣所造成的遠視模糊[27]。
- 夜間近視(Nocturnal myopia):沒有足夠的刺激使得眼睛調節系統僅部分作用,造成遠處物體沒有正確對焦。[25]
- 暫時性近視(Nearwork-induced transient myopia,NITM):在持續的近眼工作後使遠視點偏移而造成的短期近視。[28]
- 儀器近視(Instrument myopia):觀看儀器設備(例如:顯微鏡)時的過度調節。[29]
- 誘導近視(Induced myopia):又稱繼發性近視(acquired myopia)是由各種藥物、血糖提升、核硬化症、氧氣中毒(潛水,或氧氣高壓療程)或其他異常所造成。[25]磺胺類藥物會造成睫狀肌水腫,造成水晶體前移,讓眼睛失焦。[30]血糖提升會讓山梨醇在水晶體中累積造成腫脹,這種腫脹經常造成暫時性近視。修復視網膜剝離所使用的鞏膜扣環(Scleral buckles)也可能因為增加眼軸長度而造成近視。[31]
- 屈光率近近視(Index myopia)歸因於一個或多個眼球介質的折射率的變化[24]。白內障可能會導致屈光率近視。[32]
- 形體剝奪近視(Form deprivation myopia):發生於視力因為有限的光照視力範圍而被剝奪,或是眼睛被人工水晶體修改。
Remove ads
近視度數定義:睫狀肌麻痹後,等效球鏡屈光力 ≤ -0.5D[33]。
- 近視0至50度(−0.00 ~ −0.50D)一般被歸類為正視眼。
- 低度近視一般指50至300度(−0.50 ~ −3.00D)的近視。
- 中度近視一般指300至600度的近視(−3.00 ~ −6.00D)。中度近視患者更有可能罹患色素擴散症候群 (pigment dispersion syndrome)或色素性青光眼(pigmentary glaucoma)。[34]
- 高度近視一般指600度(−6.00D)或以上的近視。高度近視患者更有可能發生視網膜剝離[35]或隅角開放性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36],也更有可能得到飛蚊症或是在視野中出現陰影形狀[37]。除此之外,高度近視也與黃斑部病變(macular degeneration)、白內障和重大視障有關。[38]
近視有時也以發病年齡來分類[39]
- 先天性近視(Congenital myopia),又稱幼年型近視(infantile myopia)出生時就存在並持續整個嬰兒時期
- 青年型近視(youth onset myopia)在幼兒期或是青少時期發生,度數可能會持續變化直到21歲,因此全球的眼科專家一般都不建議任何形式的手術矯正。
- 成年型近視(Adult onset myopia)發作在20歲之後。
預防
目前最有效的藥物預防甚至治療方式是使用長效「散瞳劑」(長效睫狀肌麻痺劑的俗誤稱,主要是硫酸阿托品,其亦有散瞳作用),在北美洲有75%使用,在澳洲有80%使用。待在戶外,暴露在強光下[40],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戶外活動的時間與近視加深速度成反比[41]。
閱讀手機畫面使用遠距成像放大器(Project Air)[42]。長時間近距離看手機也是目前誘發近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遠距成像放大器做視覺輔具,可以將原本 15~50cm 的用眼距離,延長到 100~250cm;距離遠了,眼睛的負擔就減輕,藉此達到預防近視度數增加的效果。
遺傳基因
至今,人們已經定位了一些可能誘發近視眼的基因位點,收入人類孟德爾遺傳學中,下表列出了這些基因[43][44]:
Remove ads
治療

- 近視眼鏡。近視之後,眼睛將無法看清楚遠處,所以需要佩戴近視眼鏡才能看清楚遠處。
- 使用閱讀鏡(遠視眼鏡)。和近視眼鏡相反,遠視眼鏡可以減輕看近處的負擔,從而預防近視。這種預防近視的方法被稱為近霧視法。[45][46]霧視鏡應按驗光時的霧視值選配。
- 使用OK(orthokeratology)鏡(角膜塑形鏡)。OK鏡類似於一般的硬性隱形眼鏡,可在長期使用中(夜晚)改變角膜的形狀,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逆轉屈光度或防止近視加深[47]。以往因壓迫設計不良及護理液不夠進步,可能導致嚴重的眼部感染[48][49],目前感染率已大幅降低[50]。
- 使用阿托品眼藥水[51]。阿托品(或其類似的藥物,如哌侖西平與托吡卡胺等M受體拮抗劑)可以麻痹睫狀肌,放鬆其痙攣,從而預防近視。多項研究表明,阿托品眼藥水對減緩近視的加深是有效的[52]。但是這類藥物也是有副作用的,包括暫時無法看清近處、對強光極為敏感等。
- 雷射手術是目前能夠快速逆轉近視的方法,對部分成年人適用。但它通常並不能使人恢復正常人的視力,且其副作用可能也顯著,包括乾眼症、炫光、夜視力下降等,甚至可能在若干年後視力嚴重下降。雷射手術在角膜上留下的傷口永遠都不會真正癒合,可能受到創傷而錯位。其原理是通過雷射在角膜上塑形,改變其折射率,從而提高遠視力。事實上,美國FDA通過LASIK技術認證的前任主管Morris Waxler最近發現,LASIK廠商及其合伙人(包括眼科醫生)在申請FDA認證時隱瞞與偽造了大量關於LASIK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的數據[53]。而眼科醫師則認為,利用新技術進行手術的安全性更高,儘管Waxler的資料認為新技術的副作用是同樣的。因此,雷射手術的長期安全性仍然備受爭議。
目前的醫學,至今無法根治真性近視,所以除了預防,如果遇到近視也應該盡速就醫,如果還在假性近視的階段,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成功的機率也會越高。[54]
管理
近視管理應從初診到隨訪具有全流程管理方案,如:屈光檔案建立、近視進展預測、干預手段選擇與調整等環節,確保近視管理的科學性與規範性。有效性的評估指標為與對照組比較,眼軸增長和屈光度進展的年延緩量和(或)年延緩百分比,並建議評估停止治療的反彈效應。
相關
- 動物的近視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