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還劍鱉
一种分类地位存在争议的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黎利鱉(學名:Rafetus leloii[註 2])通稱還劍鱉,是一種分類地位存在爭議的鱉,生活在越南河內的還劍湖。自2000以來一些越南學者提出,世界上殘存的幾隻斑鱉(Rafetus swinhoei)中,棲居於還劍湖者與其他斑鱉不同,將其劃為還劍鱉這一獨立物種,但因研究方法存在問題而未得到學界的認可。國際上大部分學者認為還劍鱉是一個無效種,並將其歸為斑鱉的同物異名[4]。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據越南媒體報道,已知的最後一隻還劍鱉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鱉祖」(越南語:Cụ Rùa),2016年1月19日該鱉被發現死亡,在越南全國引起震動[5][6][7]。若還劍鱉是與斑鱉不同的物種,這意味著還劍鱉可能已經滅絕。
Remove ads
分類爭議
國際上大部分權威龜鱉類專家認為,還劍鱉是斑鱉的異名,與斑鱉為同一物種[4]。2000年越南生物學家何廷德(越南語:Hà Đình Đức)首先提出還劍鱉是一個不同於斑鱉的新物種,將其命名為 Rafetus leloii(黎利鱉),種名源於越南後黎朝開國皇帝黎利向神鱉歸還寶劍的傳說。2010年越南學者黎陳平(越南語:Lê Trần Bình)等人也在論文中指出,還劍鱉與斑鱉在形態學和遺傳學上都有所不同,並將其重命名為 Rafetus vietnamensis(越南鱉)[1]。然而,匈牙利爬行動物學家 Farkas 等人在2011年重申了他們2003年的結論,認為樣本之間的差異可能是由於年齡的不同,並指出黎陳平等人未充分描述他們的 DNA 測序方法,也未將樣本的基因序列提交到 GenBank,還批評黎陳平等人以「適當性」為由,擅自更改物種學名的種加詞,違反了國際動物命名規約[8]。
2011年4月,一隻受傷的還劍鱉被救援和清洗過後,越南學者對其進行基因檢測,結果顯示這是一隻雌鱉,並有別於越南和中國現存的斑鱉。然而,研究結果並未正式公布,也未在同行評審的研究文章中發表,一些人對研究結果持懷疑態度[9]。
何廷德猜想還劍鱉可能來自越南清化省,黎利建立後黎朝時將牠們帶到了昇龍(今河內市)放生於還劍湖中。近年來,何廷德等學者在越南的安沛、富壽、和平等地發現了巨型鱉類的骨架[10]。
Remove ads
相關傳說
在越南的民間傳說中,還劍鱉與後黎朝開國君主黎利有著一段淵源。相傳越南爆發藍山起義前夕,一名漁夫在昇龍的水軍湖撒網捕魚時撈得一個古劍的劍身,上刻「順天」二字,漁夫將它送給了當時的義軍領袖黎利,隨後黎利又得到了一個與之相配的劍柄,於是組裝成了一把順天劍。在抗明十年戰爭中,黎利一直將此劍帶在身邊,最終擊敗明朝軍隊,建立了後黎朝。不久後的一天,黎利來到水軍湖乘御舟遊玩,湖面浮出一隻巨黿(一說為金龜)朝他游來,黎利用箭射去,未能射中,於是抽出順天劍指向巨黿,結果卻被巨黿叼走此劍沉入水下。黎利認為,這是巨黿在抗明戰爭之際賜給他這把神劍,以幫助他戰勝敵軍,而當天下恢復太平後,巨黿似乎有意收回神劍。越南人傳言這是巨黿取走神劍以備日後再授予抗敵之人。基於此事,黎利決定將水軍湖改名為「還劍湖」[10],意指歸還神劍的地方,而還劍鱉這一神秘物種則被認為是傳說中取回神劍的巨黿(或金龜)[11]。
![]() |
![]() |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