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迦樓羅 (佛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迦樓羅 (佛教)
Remove ads

迦樓羅梵語गरुड羅馬化:Garuḍa巴利語Garuḷa),又音譯作揭路荼、迦婁羅、蘗嚕拏、羯路荼、迦留羅、迦嘍荼,伽樓羅、誐嚕拏,漢譯大鵬金翅鳥金翅鳥妙翅鳥大鵬仙,原是印度神話中的一種巨鳥,又名美翅Suparṇi,音譯「蘇缽剌尼」),佛教稱之為天龍八部之一,漢傳佛教二十四天護法之一,故也稱迦樓羅天Garuḍa-deva),其形象隨佛教傳入東亞,在中亞南西伯利亞受到藏傳佛教影響的地區也存在此鳥的神話,還被畫上泰國國徽[1][2]

Thumb
真覺寺中刻於塔身上的金翅鳥

起源

印度神話認為,金翅鳥是迦葉波毗娜達英語Vinata之子,後被毗濕奴神選爲坐騎,毗濕奴許諾祂兩個恩典:不喝因陀羅不死甘露也可永生不死;那伽蛇族永遠是它的食物。

概論

在《妙法蓮華(花)經》中,迦樓羅是天龍八部護法眾之一。同時,迦樓羅也是觀世音菩薩屬下護法之一,觀世音形象萬千,也可以化身為迦樓羅。在藏傳密宗的神祇體系中,迦樓羅是五方佛中北方羯摩不空成就佛的坐騎。

迦樓羅兩翅廣三百三十六萬里,住於須彌山下層的四天王天的大樹上。

佛教認為投生於迦樓羅身的因緣,是修大施捨者,產生較強的高慢心,而獲得的果報。[3]迦樓羅有化生濕生胎生卵生四種,化生迦樓羅爲其中最強者,其後依次是濕生迦樓羅、胎生迦樓羅、卵生迦樓羅,這些迦樓羅鳥由威德、大身、大滿、如意四大迦樓羅王統領。[4]

迦樓羅以那伽龍蛇爲食,每天都吞食五百條那伽[註 1],但因那伽有毒,迦樓羅最終會毒發,痛苦得上下翻騰,全身自燃,只留下純青色琉璃心。

形象

迦樓羅通常以半人半鳥或全鳥形象出現。

三昧耶形·種字·真言

迦樓羅的三昧耶形為大海螺或短笛等樂器,種字為「Ga」;

短真言:「Oṃ Garuḍa svāhā」,

長真言:「Oṃ ksipa svāhā oṃ pakṣa svāhā」。

半人半鳥

在現半人半鳥的情況下,鳥身肚臍以下是鷹的形象,肚臍以上則借用天王的外形,只有嘴如鷹喙。面呈忿怒狀,露牙齒,頭戴摩尼如意珠冠,雙髮披肩,身披瓔珞天衣,手戴環釧,通身金色。身後兩翅紅色,向外展開,其尾下垂,散開。泰國國徽、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徽上的迦樓羅就是此形象。而在中國漢地的佛教寺廟中,迦樓羅常以觀世音菩薩化身之一的身份出現在供奉觀音的圓通寶殿中,全身白袍,人形,唯面部尖喙,仍是鷹形。

全鳥

全鳥形則通身如鳥。在中國西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地區),迦樓羅往往以金雞形象出現,立於塔頂,另外,印度尼西亞國徽上的迦樓羅也是全鳥形象。

影響

崇拜對象

Thumb
泰國清邁的金翅鳥形象
Thumb
泰國曼谷大皇宮墻上的金翅鳥像

迦樓羅崇拜隨著印度教和佛教的傳播,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都有很大的影響。人們把迦樓羅當作力量的象徵來崇拜。

中國西南的白族將迦樓羅崇拜和自身的金雞崇拜結合在一起,為鎮水患之神,作為自己的圖騰之一。

形象融合

另外在中國,有些人將迦樓羅金翅鳥和漢族神話中的鯤鵬(大鵬鳥)混為一談,故將大鵬鳥和金翅鳥合併稱爲「大鵬金翅鳥」、「大鵬仙」,並成為釋迦佛的坐騎之一。

中國白族將本族傳說的金雞與金翅鳥混同。

藏族文化中也有鵬鳥的概念,稱爲「瓊」或「穹」(藏語khyung),佛教傳入後,和漢地將大鵬鳥比附金翅鳥一樣,亦將瓊比附爲金翅鳥。

民俗文化

小說《西遊記》中獅駝嶺三大王就是迦樓羅。

參考與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