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迪利級護航驅逐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迪利級護航驅逐艦是一款服役於美國海軍的遠洋護航驅逐艦,同時也是美國於二戰後首款建造的護航驅逐艦。
相較於在二戰期間建造的前級,迪利級尺寸更大動力更強,並配備雙聯裝的2門雙聯裝3吋50倍徑火炮,並配有反潛火箭和深水炸彈發射器。後來在升級中移除了深水炸彈及反潛火箭,並新增火箭助飛魚雷發射器以及具備核打擊能力的反潛火箭發射器。迪利級還在艦首安裝一具大型SQS-23聲納。此外,該級艦還能搭載QH-50無人反潛直升機並放置於機庫之中,主要掛載MK 44和Mk 46型魚雷。然而由於1950年代的無人機及直升機技術尚未成熟,因此可靠性極差。
1970年代後,隨著更新型的諾克斯級巡防艦逐漸服役,迪利級隨之被取代並退役,除少量艦艇在退役後轉售他國,其餘皆報廢拆解。
Remove ads
發展
1940年代末,美國海軍制定了一項需求以取代PC-461級獵潛艦,並能執行沿海護航與巡邏等任務。由於既有的潛艇獵殺艦尺寸過小,無法搭載足夠的反潛武器與感測設備,速度也無法追擊新型潛艇,因此新艦規格需要與驅逐護航艦同等。而由於此時韓戰快要爆發,因此低成本並能大量部署成為該項目的首要條件。[3]而1950年時,海軍的需求改為建造遠洋護航驅逐艦,並希望其規格為滿載時航速至少25節(46公里每小時;29英里每小時),並可在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航速下巡航6,000海里(11,000公里;6,900英里)。武器方面則計畫安裝前射型反潛武器,最初預定採用 Mk 17刺蝟反潛迫擊炮。[4]。而最終的計畫產物為SCB 72,或稱DE-1006級,並在之後命名為迪利級。[1]
原型艦迪利號於1952財政年度通過並開始建造,1953與1954年各建造2艘,1955年增加至8艘。然而,由於每艘成本達1,200萬美元,已經嚴重超出最初的預算,因此僅建造13艘,並改為建造以迪利級為基礎的閹割版本[b]克勞德·瓊斯級。然而迪利級的設計影響了歐洲,並誕生了挪威皇家海軍的奧斯陸級護航艦以及葡萄牙海軍的佩雷拉·達·席爾瓦海軍上將級護航艦。[5][6]
Remove ads
除迪利號、克倫威爾號及寇特妮號外,其餘艦艇皆於1960年代進行升級,包括拆除艦尾的炮塔改為增設QH-50無人反潛直升機的機庫及甲板,以及將SQS-4聲納改為SQS-23聲納。而未接受改裝的三艘艦船則加裝可變深度聲納。在服役末期則將其餘的反潛武器拆除,改為增設能發射Mk 44型魚雷和Mk 46型魚雷的Mk 32型水面船艦魚雷管。[7]
同級艦
艦名 | 舷號 | 造船廠 | 置放龍骨[8] | 下水[8] | 服役[8] | 退役 | 命運 |
迪利號 [c] | DE-1006 | 巴斯鋼鐵廠 | 1952-12-15 | 1953-11-08 | 1954-06-03 | 1972-07-28 | 移交至烏拉圭並改名成七月十八日大道號 (DE-3) |
克倫威爾號 [d] | DE-1014 | 1953-08-03 | 1954-06-04 | 1954-11-24 | 1972-07-05 | 於1973年6月15日拆解 | |
漢默伯格號 [e] | DE-1015 | 1953-11-12 | 1954-08-20 | 1955-03-02 | 1973-12-14 | 於1974年6月15日拆解 | |
寇特妮號 [f] | DE-1021 | 迪福造船公司 | 1954-09-02 | 1955-11-02 | 1956-09-24 | 1973-12-14 | 於1974年6月17日拆解 |
萊斯特號 [g] | DE-1022 | 1954-09-02 | 1956-01-05 | 1957-06-14 | 1973-12-14 | 於1974年6月18日拆解 | |
埃文斯號 [h] | DE-1023 | 普吉特海灣橋梁和挖掘公司 | 1955-04-08 | 1955-09-14 | 1957-06-14 | 1973-12-12 | 於1974年8月16日拆解 |
布里吉德號 [i] | DE-1024 | 1955-09-19 | 1956-04-25 | 1957-10-24 | 1973-12-12 | 出售拆解 | |
鮑爾號 [j] | DE-1025 | 伯利恆造船公司 | 1955-12-01 | 1957-06-04 | 1957-11-21 | 1973-12-03 | 於1974年8月22日出售拆解 |
胡珀號 [k] | DE-1026 | 1956-01-04 | 1957-08-01 | 1958-03-18 | 1973-06-06 | 出售拆解 | |
約翰·威利斯號 [l] | DE-1027 | 紐約造船廠 | 1955-07-05 | 1956-02-04 | 1957-02-21 | 1972-07-14 | 於1973年5月8日拆解 |
范·沃里斯號 [m] | DE-1028 | 1955-08-22 | 1956-07-28 | 1957-04-22 | 1972-07-01 | 於1973年6月15日拆解 | |
赫特利號 [n] | DE-1029 | 1955-10-31 | 1956-11-24 | 1957-06-26 | 1972-07-08 | 出售至哥倫比亞海軍並改名為博亞卡號(DE-16),後於1994年退役,並預計進行整修後成為博物館船 | |
約瑟夫·K·陶西格號 [o] | DE-1030 | 1956-01-03 | 1957-01-03 | 1957-09-10 | 1972-07-01 | 於1973年6月15日拆解 |
補充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