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運動心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運動心像是個體排練或模擬給定動作的心理歷程。它作為動作的心理練習被廣泛用於運動訓練 、神經康復。運動心像也作為認知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派典,用以研究個體在執行動作前,其內隱過程(即無意識)之內容及結構。[1] [2]在一些醫學,音樂和運動場合,當與身體排練搭配時,心理排練能夠與動作的純粹身體排練(練習)產生一樣的效果。 [3]
定義
運動心像可以被定義為「個體在心理上模擬給定動作時的動態狀態」。這種現象體驗意味著受試者感覺自己正在進行動作。[4]它對應於運動心理學家所謂的內部心像(或第一人稱視角)。[5]
動作的心理訓練
心理訓練指的是運用視覺-運動心像來改善運動行為。視覺-運動心像需要在沒有伴隨身體運動的情況下,使用想像力來模擬動作。心理訓練會嶄露頭角是由於心像對加強運動及外科手術有著相關性。[6]
心理訓練與身體訓練相結合,對初學者學習一項運動來說,可能是有益的,但對於希望提高其技能的專業人士則更有幫助。[7]身體訓練會產生需要改進的身體反饋,而心理訓練則會形成認知過程,這是身體訓練無法輕易複製的。[8]
外科醫生和其他執業醫師在進行身體練習的同時,心裡也在排練手術過程。這產生的效果與進行身體排練一樣,但是成本要低得多。但是,不同於在運動中的使用是為了提高技能,心理訓練在醫學中被用作一種減輕手術前壓力的形式。[8]
心理訓練也是音樂中使用的一種技術。當專業音樂家離開樂器或受傷而無法進行身體訓練時,他們可能會進行心理訓練。研究表明,身體訓練和心理訓練相結合可以提高對一件事情的掌握程度,這和只進行身體訓練是一樣的。[9][10]這是因為心理訓練會促進神經元的生長,而神經元的生長與身體訓練的生長是一致的。先例: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 Horowitz)和阿圖爾·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等人透過心理訓練來輔助他們的身體訓練。[11]
心理訓練已被用來修復各種神經障礙的運動缺陷。[12]動作的心理練習似乎可以改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和老年婦女的平衡。[13]例如,在亞急性腦卒中患者中,心理訓練已成功地與身體訓練相結合來修復運動缺陷。[14]一些研究還表明,在慢性中風中,上肢和下肢的力量、功能和使用都有改善。
參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