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道斯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道斯陨石坑
Remove ads

道斯隕石坑(Dawes)是位於月球正面澄海東南的一座年輕小撞擊坑,約形成於11億年前的哥白尼紀[1],其名稱取自英國天文學家威廉·魯特·道斯英語William Rutter Dawes(William Rutter Dawes,1799年-1868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快速預覽 道斯隕石坑, 坐標 ...

描述

Thumb
道斯隕石坑的周邊,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Thumb
道期隕石坑內側坡上的碎岩,清楚地顯示了澄海玄武岩熔岩層,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Thumb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道斯隕石坑

該隕坑西側和北面分別毗鄰較小的布拉開隕石坑博雷爾隕石坑、東北聚集了一群更小的瑪麗羅伯特伊西斯傑里克奧西里斯等月坑,略小的法布隆尼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北偏東、東面及東南則散布了維特魯威隕石坑貝克托夫隕石坑揚松隕石坑,而它的南面和西南則橫亙著卡雷爾隕石坑普林尼隕石坑。沿道斯隕石坑的西面還分布有"普林尼月溪"和"阿切魯西亞岬";西北綿延著尼科爾山脊利斯特山脊;碧姬鏈坑、阿爾加山和卡門月溪位於的它東北,東南則延伸著彎曲的揚松月溪;它的西南偏西正對著蜿蜒的海瑪斯山脈和廣袤的靜海[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17.21°N 26.34°E / 17.21; 26.34,直徑17.60公里[3],深約2.806公里[1]

道斯隕石坑外觀類似扁平的橢圓形,幾乎未受到後期的撞擊侵蝕,坑壁邊沿尖峭、內側壁陡峭,西側坑壁連接了道斯月溪。該隕坑平均高出周邊地形740米[1],坑底表面崎嶇坎坷,中部稍微隆起,略暗的地表上幾乎布滿重重疊疊的渦漩狀沉積物,大部分是崩塌或噴發回落的碎岩。

對該隕坑詳細的研究顯示,它的內側坡上分布有大量的縱向溝壑和深槽,據推測這些結構可能是由微隕石撞擊所引起的山體岩石滑坡,火星上一些撞擊坑的內側斜坡上也出現了這種類似的溝狀結構[4]

道斯隕石坑已被月球及行星觀測者協會(ALPO)列入《內側壁坡帶有深色輻射紋的撞擊坑列表》[5],也是月食期間曾記錄到的表面溫度發生異常的月球隕坑之一,主要是其地質齡不長,表面尚未形成能產生隔熱作用的表岩屑覆蓋層所致,該現象是年輕隕石坑的一種典型特徵。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