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達拉戰役

530年东罗马帝国和萨珊帝国之间的战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達拉戰役
Remove ads

達拉戰役(英語:Battle of Dara)是公元530年東羅馬帝國薩珊波斯的一場戰役,這是伊比利亞戰爭的一部分。普羅科匹厄斯對這次交戰的描述是對羅馬帝國晚期對戰鬥的最詳細的描述之一[4]

快速預覽 達拉戰役, 日期 ...
Remove ads

背景

自公元527年起,東羅馬帝國一直與薩珊王朝交戰著。戰爭的起因有可能是喀瓦德一世企圖迫使伊比利亞王國改信祆教。伊比利亞國王逃之夭夭,而喀瓦德一世轉而嘗試與東羅馬帝國議和,並企圖讓查士丁一世收養其子霍斯勞。前者答應了這個要求,但條件是收養過程中進行僅供蠻族使用的儀式。霍斯勞一世無法接受此條件,遂對東羅馬帝國的盟友展開攻擊。查士丁一世派遣將領西塔死和貝利撒留遠征波斯,但後者卻被擊敗了。公元529年,查士丁尼一世與波斯人的談判破裂,薩珊王朝遂出兵40000人遠征達拉。次年,貝利薩留和海默根受命帶兵重返美索不達米亞。對此,喀瓦德一世命令將領佩羅茲率10000人增援當地的波斯軍隊。後者在達拉近郊約5公里處的阿莫迪烏斯紮營。

戰鬥過程

根據普羅科匹厄斯的說法,第一天沒有一般的交戰,而是雙方大力士之間的一系列挑戰戰。一場特別的戰鬥涉及一位波斯騎士,他向貝利薩留挑戰單打;但遇到了拜占庭人奴隸名叫安德烈亞斯(Andreas)。安德烈亞斯與貝利撒留的私兵秘密訓練,不僅殺死了這位波斯大力士,而且當天晚些時候還殺死了第二位挑戰者。波斯人隨後撤回阿莫迪烏斯過夜。然而,一些作者另一個消息來源對 普羅科匹厄斯 描述的純粹歷史性表示懷疑,並表示雖然在戰鬥過程中可能確實發生了單人戰鬥的情況,但普羅科匹厄斯的描述旨在敘事而不是進行事實描述。官方文件確實提到了個人戰鬥,但沒有提到安德烈亞斯[5]

第一天的小規模衝突後,貝利撒留給波斯指揮官寫了一封信。他認為與其打仗,不如避免衝突,堅持通過討論解決爭端。信中寫道:「第一個祝福是和平,這是所有有一點理智的人都同意的。......因此,最好的將軍是能夠從戰爭中帶來和平的人。[6]」這封信要麼被置若罔聞[7],要麼佩雷佐斯(Perezos)曾想過談判但最終失敗了[8],戰鬥重新開始。經過之前的戰爭,波斯人已經將拜占庭軍隊視為二流軍隊;這封信,加上波斯軍隊的數量優勢,很可能讓佩雷佐斯(Perezos)更加自信[9]。有歷史學者聲稱貝利薩留獲勝的機會就是他寄出的這封信[10]

戰鬥的第二天,又有10,000名波斯軍隊從尼西比斯抵達。薩珊和拜占庭的輕步兵交戰,雙方都受到了輕微的傷亡。普羅科匹厄斯記載,「而且數量眾多的箭矢彷彿形成了一片巨大的雲層,很多人倒在兩邊,但蠻族人的箭矢更厚。因為新人總是輪流戰鬥,給他們的敵人提供沒有絲毫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的機會;但即便如此,羅馬人也沒有到達最壞的情況。因為穩定的風從他們身邊吹向蠻族人,並在相當程度上抑制了他們箭的力量。[6]」波斯人和羅馬人羅馬人打成了平手,戰鬥勢均力敵[11][12]或波斯人遭受更多[13]。然後波斯人形成了戰線兩條線:右翼在匹特亞克斯(Pityaxes)的指揮下,左翼在貝雷薩曼斯(Baresamanes)的指揮下。

在一天中的這個時候,該地區的氣溫非常高,大概在45°C左右[14]。波斯人的第一波進攻是針對拜占庭左翼的,波斯人強行渡過溝渠,擊退了拜占庭騎兵。但蘇尼卡斯(Sunicas)的匈人騎兵繞道從拜占庭防線內部進攻進攻,法拉斯(Pharas)的赫魯利人從對面伏擊進攻,這些攻勢迫使波斯人的聯隊撤退。

波斯人隨後襲擊了拜占庭的右翼,在這裡,佩雷佐斯(Perezos)派出了波斯精銳的裝甲槍兵薩珊不死軍,守衛溝渠的拜占庭騎兵和步兵像被推了回去。但貝利薩留用他的後備布塞拉里騎兵(Bucellarii)反擊,將波斯軍隊一分為二。一半的波斯人追擊拜占庭騎兵,但其餘的被困住,貝雷薩曼斯(Baresamanes)和其他 5,000 人一起被殺。貝利薩留允許追擊幾公里,但讓大多數波斯倖存者逃脫。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其他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