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納薩語
语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納薩語是納薩族的語言,分布於哥倫比亞中部山脈的薩利卡地區及其毗鄰山地雲林,古奇布查語以西,是今天哥倫比亞現存土著語言中使用人口較多的。
古今方言
昔日方言[3]
儘管今天在東部烏伊拉省納薩族已經不多,但在過去東部的烏伊拉谷地也是納薩語的重要使用區(包括納薩族被迫徙至的地方),主要在考卡省及烏伊拉省杯矢河流域。截至1968年,曾被記錄的方言有西爾維亞鎮Pitayo方言和「拉佩尼亞」的Okoshkok方言以及烏伊拉省Paniquita方言,另外在厄瓜多也曾有納薩語分布,包括北起皮欽查省南至通古拉瓦省的基多方言和更南方未被記錄就已消亡的欽博拉索省阿勞西方言;厄瓜多的兩種方言一般不被看作納薩語。
這些早期記錄的方言由於記錄方式未完全標準化,表現出的記錄差異可能與記錄人的主觀聽覺甚至個人轉寫有關。儘管地理上接近Pitayo,今天考卡省托托羅鎮轄下之納維勞街(vda. Navirao Alto)或保留地(resguardo Navirao)的方言與昔Okoshkok方言轉錄語音具有類似性,可能源於方言相似性亦或僅僅是昔Okoshkok方言被轉錄得比較接近今日正字法。Pitayo及Okoshkok方言均來自德裔法國美洲學家亨利·萊曼的手稿,存於巴黎的檔案中。
Remove ads
音韻及正字法[4][5]

這裡給出的正字法來自2003年3月卡爾多諾鎮(Municipio de Caldono)新民納薩族保留地(resguardo nasa de Pueblo Nuevo)由Abelardo Ramos Pacho和Tulio Rojas Curieux牽頭制定的統一納薩語字母(Nasa yuwete piisan fxi』jatewe’sx)。這一系統非常嚴格,/h/與/j/依類別不同作不同表記:
這一系統參考了兼容西班牙語的正字法,由於西班牙文系的正字法與國際音標、漢語拼音差異均很大,納薩文正字與僞國際音標(音位標記)之間附上了中古聲母對應例字。除非特殊註明,此處音標對應上聲開音節後的第二音節簡單聲母發音,在洪氏的語法書中,鼻化濁音位均記作鼻化清音位,另多出吐氣鼻舌頭音位/nʰ/。
部分不嚴格的正字法會將次清組的h寫作j,與輔音j /h/相混,此處不再列出。
括號中的音位Navirao方言中沒有。不齶化的全清塞音在元音間可讀如濁擦音;/j/可被鼻化,在上聲音節後甚至會被直接鼻化成/ȵ/;/w/可被/j/同化成/vʲ/。
Remove ads
個別方言長聲合流入短聲。韻尾方面,幾乎全部輔音均可做。淸塞音韻尾處合流讀送氣,鼻化濁音做韻尾自動析爲兩個音,/mb/塞音部分可清化送氣。
CCVTC-C最後一輔音在大多方言中獨立成音節讀作CCVTC-Cu。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