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郝銘鑒

语言学家、出版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郝铭鉴
Remove ads

郝銘鑒(1944年—2020年4月2日[1]),江蘇建湖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語言學家出版從業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知名於創辦《咬文嚼字》雜誌。

快速預覽 郝銘鑒, 出生 ...

簡歷

1966年,郝銘鑒畢業於上海師範學院中文系,1968年分配至上海人民出版社歷史編輯室;1978年,調任上海文藝出版社,歷任上海文藝出版社文藝理論編輯室編輯、副總編輯、副社長、上海文化出版社總編輯,並於1995年創辦以傳播漢字文化、糾正語言錯誤等為主旨的《咬文嚼字》雜誌[2]。2020年4月22日,郝銘鑒因病在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逝世,享年76歲[3][4]

相關事件

2013年,郝銘鑒曾批評電視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指該系列節目考查生僻字的做法已偏離普及漢字書寫的初衷,最終等於考察參與者對字典背誦的記憶力。[5]

2015年12月16日,郝銘鑒指人民幣紙鈔上的「壹佰圓」的「圓」字為錯字,應為「元」,後引發網友爭議[6]。隨後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印鈔造幣」上發表文章,文章稱,「圓」字是中國文字中的傳統漢字,與「元」在貨幣上同用同意,可互為通用;而紙幣上使用的「圓」字,也是歷史文化的傳承;1955年2月21日頒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通告》,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單位,主幣單位為圓(元),輔幣單位為分、角兩級十進制[7]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