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郭守敬環形山
月球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郭守敬環形山(英語:Kuo Shou Ching[1])是月球背面赤道區上一座年輕的撞擊坑,約形成於晚雨海世[2],其名稱取自中國元朝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和水利學家郭守敬(1231年—1316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聯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郭守敬環形山的西北方分別坐落著阿提密夫環形山和凱庫勒環形山;東北面則為坡印廷環形山和格里格隕石坑;而赫茨普龍環壁平原和喬叟隕石坑分列於它的東南和西南[3]。 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為8.1°N 134.66°W,直徑33.5公里[4],深度2.1公里[2]。
外觀呈南北軸稍長的橢圓形狀,隕坑邊緣清晰,無明顯侵蝕。內側壁平整光滑,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960米[2],內部容積約820公里³。碗狀的坑底較為平坦,表面留有數座小撞擊坑的痕跡,坑底東南有一段小山脊。
參閱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