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酪梨吐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酪梨吐司
Remove ads

酪梨吐司是一種用酪梨泥、鹽、胡椒和柑橘汁做成的開放三明治或吐司。 可以添加橄欖油、鷹嘴豆泥、紅辣椒碎、羊奶起司、dukkah香料、番茄和其它各種配料。

Thumb
酪梨吐司

起源

Thumb
酪梨吐司的原料

酪梨可能源於墨西哥中部,是美洲的原產水果。[1]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墨西哥中南部居民已經種植這種植物近9000年之久。[2]因此,人類在史前時代起,已經將酪梨切片或搗碎,放在某種澱粉類食物(如烤過的玉米餅)上食用了。小麥和麵包則是在16世紀地理大發現時才從歐洲傳入中南美。在某些美洲國家,早餐吃酪梨吐司已是日常一部分,因此沒有任何文獻紀錄,也沒有理由特別紀錄(例如食譜)這種塗在吐司上的簡單食物。[3][4]

至少從1885年,舊金山灣區就開始吃酪梨吐司了。[5][6] 1915年,加利福尼亞酪梨協會將小塊酪梨吐司作為開胃小點[7]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雖然早在1929年廚師比爾 · 格蘭傑的祖國澳大利亞就有相關紀錄,但他可能是首位在1993年將酪梨吐司列入現代咖啡館菜單的人。[8][9] 1999年,奈傑爾 · 斯萊特在《衛報》發表了一道酪梨「普切塔」食譜。 記者兼編輯勞倫 · 奧伊勒(Lauren Oyler)在酪梨吐司造成一陣流行之際,稱讚吉塔內咖啡館(Cafe Gitane)將「足以放上Instagram(Instagrammable)」的酪梨吐司引進美國。 克洛伊 · 奧斯本(Chloe Osborne)是曼哈頓吉塔內咖啡館(Cafe Gitane)的顧問廚師。20世紀中期,70年代時她在澳洲昆士蘭首次將這道菜加入菜單。[10]

1962年,《紐約時報》展示一種「特別」的酪梨吃法——將酪梨做成烤三明治的餡料。 1937年5月1日《紐約客》上的另一篇題為《酪梨,或未來飲食》的文章中,主人公吃的是「全麥酪梨三明治和萊姆雞尾酒」。[10]

Remove ads

現代

Thumb
上面放著配料的酪梨吐司

《華盛頓郵報》的簡妮 · 奧倫斯坦這樣寫著:「酪梨吐司已經是近十年食品潮流的代表標誌:它健康,但又有些令人放縱」。酪梨吐司可以做成純素和無麩質食品。」眾所公認葛妮絲 · 派特蘿是酪梨吐司推廣者。 她在自己的食譜書中寫道:「這真的是朱莉亞(共同作者)和我在這本書最常做來吃的!」「其實這也不算食譜,」她寫道。「素食美乃滋、酪梨和鹽三者一體,像你最喜歡穿的那條牛仔褲——既可靠又方便,而且永遠剛好是你想要的樣子。」隨著社交媒體發達,酪梨吐司越來越流行,派特蘿出書後,美食部落客們也重新研發這道菜餚並販售相關商品。《Bon Appétit》雜誌在2015年1月號刊出了「你的新酪梨吐司」的食譜。梅莉 ·史翠普隨後將其 Instagram 頁面換成了酪梨吐司。[8]

《紐約客》的漢娜 · 戈德菲爾德說:「根據大衛 · 薩克斯的說法,最成功的食品趨勢反映了特定時期的社會變遷。 十年前,美國人想要杯子蛋糕,他告訴布里克曼,因為他們在911受到心靈創傷後尋求童年的慰藉;60年代的美國人想要起司火鍋,因為他們渴望世界主義。 可能有人認為,手工吐司代表我們對食物日益強烈的執著和迷戀。每一餐都很特別也很重要,所有菜餚都該更上一層樓、值得崇敬和廣為流傳——即使是像吐司這種平淡無奇的東西。」她認為,就自我認同而言,我們所吃的東西就代表我們自己。 「酪梨吐司」可以稱為次潮流:它迅猛的增長勢頭是因為它與另一個強而有力的潮流重疊: 「潔淨生活」[11]。這種時尚潮流提高了酪梨的價格。[12][13]

澳大利亞酪梨從業人士在其網站上提供了數種酪梨吐司食譜,包括:酪梨地瓜吐司、酪梨維吉麥吐司、酪梨和巴馬起司配法式吐司、酪梨吐司條配半熟水煮蛋、酪梨和烘豆配吐司、酪梨和羊奶起司烤塗黑麥吐司。[14][15][16][17][18][19] 另一個常見的做法是用搗碎的酪梨、半水煮熟蛋和其他配料烤吐司,通常會加辣醬。[20]

酪梨的流行和需求增加了環境壓力,一些具環保意識的咖啡館因而把酪梨吐司從菜單上移除了。[21][22][23]

Remove ads

政治符號學

Broadly的勞倫 · 奧伊勒(Lauren Oyler)表示:「在某些都市的年輕、社經地位上升的instagram使用者中,酪梨吐司已經超越烤起司吐司。這種以麵包為主,便攜且具飽足感的午餐,已經不再是2014年及2015年時那種嘗鮮者之中的流行,而成為中產階級飲食中的常見品類。」[10]

2016年末,澳大利亞的專欄作家伯納德 · 索特(Bernard Salt)在《澳洲人報》上發表一篇諷刺文章,稱自己看到「年輕人花22美元甚至更多錢,點一份放在五穀麵包上的碎酪梨配羊奶起司,他認為這些年輕人還不如把這些錢存起來買房子。[24] 千禧世代反駁的說法是,他們認為在澳洲存錢買房只是「徒勞」 ,數據顯示,即使他們不點酪梨吐司,還是要花十年來存錢。[25][26] 此外,咖啡館已經成為千禧世代與朋友會面的主要地點。[27] 在這場論戰之後,幾家咖啡館推出"折扣版"的酪梨吐司。[28] 房貸銀行ME銀行推出了購屋貸款活動,口號是「你還是可以點酪梨」。[29]

2017年5月,當時35歲的澳大利亞房地產開發商提姆 · 葛納(Tim Gurner)表示,千禧世代如果想買房,就不該購買酪梨吐司和4美元的拿鐵咖啡。[30][31][32][33][34] 針對此觀點,根據估計,吃烤吐司不加酪梨每年可節省約500歐元,照這速度和目前的市價,需要500多年才能在愛爾蘭共和國買到房子。[35] 這種酪梨吐司換算法類似大衛 · 巴哈的「拿鐵因子」。[36]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