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關山鎮

臺灣臺東縣的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關山鎮
Remove ads

關山鎮郡群布農語:Kinalaungan;阿美語:Takofan;臺灣客家語四縣腔:guanˊ sanˊ ziinˋ:臺灣話Koan-san-tìn),舊稱「里壟」,後改稱「關山」,得名自大關山,位於臺灣臺東縣北部,介於中央山脈海岸山脈之間,花東縱谷南段,全境地勢平坦,為臺東縣規模最小的市鎮[2]。鎮內人口約有7千餘人,是臺灣人口最少的鎮[1]

快速預覽 關山鎮Guanshan Township 舊稱:里壟, 國家 ...
Thumb
關山市區

清代初期為布農族的獵場地,其後逐漸有西部平埔族群遷入[3]日治時期則因配合臺灣總督府的拓墾相關政策,始有漢人移入開墾[4]。經濟產業主要為農業,工商業的規模較小,農特產有關山米、香丁、高接梨、草莓與愛玉子等。境內的關山親水公園為主要的觀光景點,也是臺灣第一座環保親水公園[5][6]

Remove ads

歷史

關山鎮舊稱「里壠」,起源於阿美語,指當地多「紅蟲」之故。清朝初期,平埔原住民(主要為大武壠族)已進入關山開墾。[7]之後阿美族也在關山聚居和建社。漢人則在清治時期光緒晚期開始移入開墾。日治時期則有臺灣總督府移入客家族群開墾東部地區,主要為鳳林一帶,其它則散居在在關山或大範圍東部地區。

1920年(大正9年)設里壠區役場,之後開闢關山警備道,以其位於大關山之下,改名為關山庄

1946年國民政府設治關山鄉,之後改設里壠鎮,1954年再改名為關山鎮。

地理

概論

關山鎮境內有卑南溪流過,東西分別為海岸山脈中央山脈,屬於臺東縱谷平原的一部分,與池上鄉及鹿野鄉同樣為通谷地形,地勢平坦適合農業發展。

氣候

關山鎮的海拔高度較池上鄉低,相對較不潮溼。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年雨量2,000公釐,平均溫度23.7度。

人口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二戰後初期的關山鎮人口5,168人,且逐漸成長直到在1968年達到16,221人的最巔峰值,但此後開始減少,並在2007年10月跌破1萬人[1]

根據臺東縣關山戶政事務所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4年底關山鎮戶數約3.2千戶,人口約8千人[8],為臺灣人口最少的鎮[1]。鎮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里壠里與電光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1,778人與567人[8]。關山鎮與臺東縣其他地區相同,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的問題,2024年底時,關山鎮有10.70%是0至14歲人口,65.11%是15至64歲人口,24.19%是65歲以上人口,是臺東縣青壯年人口佔比最低的行政區[1]

Remove ads

政治

歷任首長

更多資訊 任次, 姓名 ...
Remove ads

鎮政組織

Thumb
關山鎮公所

關山鎮公所是關山鎮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鎮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關山鎮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臺東縣政府。鎮長由全體鎮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關山鎮公所並置鎮政會議,為鎮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鎮長之下,設有5課2室等7個內部單位及6個附屬機關[11]

關山鎮民代表會是關山鎮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關山鎮全體鎮民立法和監察鎮政。鎮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關山鎮民代表會共有7位鎮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鎮民代表、第二選區1席鎮民代表、第三選區1席鎮民代表、第四選區2席平地原住民鎮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鎮民代表互選產生[12]

行政區

關山鎮的行政區劃轄有里壠里、中福里、新福里、電光里、德高里、豐泉里、月眉里等7個里,共計135鄰[13]

關山鎮行政區劃

Thumb





新福里
b
a
里壠里


電 光 里

a:中福里;b:豐泉里

次生活圈中心

關山地區

《東部區域計畫》內,關山為關山次生活圈的生活圈中心,影響範圍擴及關山鎮、池上鄉、海端鄉等三鄉鎮。[14]現今行政機關也以關山為中心作業,稱為「關山地區」,影響區域除了關山、池上、海端,更達鹿野、延平等鄉,如關山分局、關山分隊、關山地政、關山戶政[15],又有關山慈濟醫院的設立,關山鎮區域性醫療機能更加充實。 2016年開始,關山有豐富便利的生活機能。全聯福利中心、遠傳門市、鮮茶道、政利超市、農會超市、7-11、全家便利商店、金玉堂文具店、中華電信營業處所、台電關山服務所、中油、關山便當、關山小鎮市集、慈濟醫院關山分院。

行政變革

里壠成為關山地方行政中心的歷史首見於1915年,以里壠為中心架設電網警備線及警用電話線,同年即設立「里壠支廳」管轄。1920年裡壠支廳併入臺東支廳,1923年裡壠支廳再度設置,轄有鹿野、里壠、新開園三區,1937年裡壠支廳改為關山郡,里壠庄改稱關山庄,關山郡包含了現今臺東縣的池上鄉、關山鎮、海端鄉、鹿野鄉、延平鄉等五個行政區,關山是這五個行政區的核心市街

戰後1946年1月25日為臺東縣關山區關山鄉,初期關山區轄有三鄉,即關山鄉、池上鄉、鹿野鄉。同年4月與新港鄉改制改名為里壠鎮與成功鎮,關山區管轄區域新增二鄉,共轄一鎮四鄉。

1947年關山區署裁撤,1949成立東峰區,區署設於里壠鎮原關山區署所在地,轄有海端、金山、延平、達仁、蘭嶼五鄉,里壠再度成為跨區域性的行政中心。1951年東峰區裁撤,里壠的行政功能僅及鎮內。1954年裡壠鎮改名關山鎮至今。[16]

發展歷程

里壠市街在日治時期快速發展,由於是關山地方的行政、警備中心,職警員及其眷屬帶動了消費、文化、教育的發展,使里壠成為縱谷南段重要的中心。在交通方面,里壠有鐵路車站及公路客運站的建設,也是來往山地部落的重要關口。產業上,日治時期有製糖、製腦、咖啡、紙漿產業,戰後有農墾、木業、紙業、香茅產業。產業帶來了移民,里壠市街也隨人口增加受益。[16]關山市區位於玉里及臺東兩市街之間,又是臺20線的終點,與成功鎮之間有一海岸山脈之隔,也使關山有著地理上的獨立性。

交通

鐵路

Thumb
關山車站
臺灣鐵路管理局

公路

教育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圖書館

旅遊

Thumb
關山舊車站

特產

Thumb
關山米
  • 小米
  • 香水檸檬
  • 愛玉子
  • 香丁
  • 稻米
  • 源昌關山便當
  • 花生糖
  • 關山臭豆腐
  • 關山肉圓
  • 香港良記燒臘店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