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重慶軌道交通環線
2018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重慶軌道交通環線是重慶軌道交通營運中的一條環狀地鐵路線,是重慶軌道交通線網中唯一的閉合環狀路線,是《重慶市都市軌道運輸第二輪建設規劃》中的重要路線[2],標識色為■檸檬黃。
Remove ads
環線分為一期和二期工程建設,採用6輛編組鋼輪鋼軌山地地鐵As型列車制式[3],是重慶第一條全線一次性開工的地鐵線,全長50.88公里[4]。環線於2013年10月28日開工,2018年12月28日開通重慶圖書館站至海峽路站的東北段,2019年12月30日開通海峽路站至二郎站段,2021年1月20日開通重慶圖書館站經重慶西站至二郎站剩餘段暨全線開通。重慶軌道交通環線共設3座機廠,分別為馬家岩停車場、塗山機廠和四公里停車場。其中馬家岩停車場與軌道交通1號線共用馬家岩綜合基地,出場站為重慶圖書館。
環線是集連接鐵路、公路、水運、空運多位一體的軌道交通路線,將有效建立便捷、高標準的內部交通和對外交通體系,促進客運交通一體化建設,對重慶市空間結構最佳化和有序建設起到重要地引導與支持作用[5]。
Remove ads
概要

地鐵環線起於沙坪垻區重慶西站,採用地下敷設方式。後在沙正街北側轉為高架,利用高家花園軌道大橋上跨嘉陵江。過江後進入地下穿行15公里,利用朝天門長江大橋下層軌道交通專用通道上跨長江。過長江後轉為地下,向南經彈子石、上浩站後轉為高架敷設,經海棠溪、羅家壩、四公里後再次轉為地下,沿海峽路向西,經大石壩立交後在重慶鵝公岩軌道交通專用橋[6]東橋頭爬出地面上跨長江,過江後以地下方式向西接入線路起點重慶西站。[5]
重慶軌道交通環線路線採用雙線全封閉獨立運行系統,山地城市地鐵As型列車6輛編組(遠期預留7輛編組),軸重≤15噸。採用 DC 1500V 高架懸掛電車線供電。地鐵As型列車[7]是介於A、B型地鐵之間的新車型,適用於山地環境,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載客量大等特點,最高運行時速為100公里,6編組列車最大載客量為2322人。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5號線、9號線、10號線等路線均使用山地城市As車型車,並實現重慶軌道交通互聯互通和跨線營運[8][9]。號誌系統採用車地無線通訊支撐CBTC系統(列車自動控制系統)。
Remove ads
建設歷程
Remove ads
工程階段
車站列表
Remove ads
列車時刻表
Remove ads
問題與事故
- 2018年7月20日,民安大道站施工期間一出入口發生火災。[33]
- 2018年12月28日環線東北環正式開通,但包括渝魯站、重慶北站南廣場站在內的多個站點內部裝修存在明顯趕工現象。上新街站等轉乘站轉乘標誌均使用臨時製作導向牌,與其他路線及設計標準不符;由於燈箱未完全準備完畢,許多導向牌及出口標誌使用紙板並以透明膠貼合在出口、燈箱架上臨時代替;路線開通前一天,許多車站仍在進行基本裝修施工。通車後,塗山等站點才開始逐漸更換紙板導向牌為標準燈箱。
- 渝魯站 1 出口
-
開通前日(12月27日)
-
開通次日(12月29日)
-
2019年1月
-
2019年2月
- 2019年1月8日下午試營運期間,因海峽路-南湖區間(往南湖站方向)隧道內人防門侵入限界[34],環線00014號列車與人防門發生碰擦事故,導致列車第一節車廂偏移,列車車頭嚴重損毀,但未脫軌,[35]並造成1名乘客和2名工作人員受傷,另外1名工作人員搶救無效死亡。[36]事故後至1月10日17:00,海峽路、南湖和四公里三座車站臨時中止營運[37]。00014號列車於事故後一直停放於重慶中車長客廠內。
- 2019年1月8日事故後,環線降速至30-40公里每小時速度運行,而軌道交通公司未及時在官方微博或通過車站廣播的方式通知乘客,致乘客通勤時間增加耽誤行程。新華社、華龍網[38][39]均對此事發表了評論。1月18日,軌道交通公司通過官方微博[40]公告車速已恢復至60公里每小時。
- 2022年1月18日,因鵝公岩軌道專用長江大橋一根吊索叉耳螺杆斷裂,存在安全隱患,大橋關閉營運,致使環線奧體中心經謝家灣至海峽路區段營運受阻。當日起謝家灣中止營運,路線調整為開行奧體中心經冉家壩至海峽路C字形運行交路,並啟動奧體中心站5B出入口至海峽路站3B出入口區段公交接駁。[41][42][43]新華社報道稱事件原因可能與吊索系統原始缺陷、製造和安裝誤差等因素有關,可能採取設置臨時吊杆、地鐵速限運行等方式處置本次事件,並對同類橋梁進行檢測。[44]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1·22」上海地鐵乘客傷亡等事故事件的警示通報》就上海、重慶、青島三地都市軌道運輸營運事故要求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和都市軌道運輸營運單位及時開展全員警示教育,深刻吸取事件教訓。[45]2022年2月21日20時,謝家灣經鵝公岩大橋至海峽路區段恢復營運。2022年3月8日11時,奧體中心至謝家灣區間恢復營運,環線恢復全線貫通運行。受鵝公岩軌道專用橋不允許雙向列車同時通過的限制,謝家灣至海峽路區間的最小行車間隔須為6分鐘。故尖峰時段存在部分列車在羅家壩站及二郎站折返,折返頻率每小時約為1-2列次。[46]
- 2022年2月13日,因軌道交通外部環境影響,環線奧體中心經陳家坪至彩雲湖區段營運受阻。當日起奧體中心、陳家坪、彩雲湖中止營運,加之上月中止營運的奧體中心經謝家灣至海峽路區段仍未恢復運行,路線調整為開行二郎經南橋寺至海峽路C字形運行交路,並啟動二郎站3號出入口至海峽路站3B出入口區段公交接駁。[47][48]2022年3月8日11時,中止營運區間恢復營運,環線恢復全線貫通運行。[46]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