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仙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仙话
Remove ads

金仙話,又稱金仙腔白金話,是中國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金仙鎮及附近地區使用的語言,位於四川方言中保留入聲岷赤小片在四川盆地東北部的方言島之中。劍閣南部金仙一帶方言在劍閣縣方言中最為特殊[1],聲韻上擁有保留入聲,區分平翹、區分尖團、保留微母、中古咸山攝兩分等特徵,也擁有大量獨特詞彙,不僅與劍閣縣城方言有較大不同[2],而且也是迄今所見四川境內最為古老的漢語方言之一,保存了岷江方言較早期的層次[2],可能是宋元時期四川方言的後裔[3]。金仙一帶方言較為多樣,不同村落方言仍有差異,不同資料記音都有所不同,以下除特別指出外,以《劍閣縣金仙鎮方言音系》為主。「金仙腔」被列入了劍閣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快速預覽 金仙話, 母語國家和地區 ...
Remove ads

音韻

聲母

《劍閣縣金仙鎮方言音系》[2]中記錄劍閣金仙話共有23個聲母,不含微母v,而《金仙方音說略》[4]記錄金仙話擁有微母,《劍閣縣誌》[1]也記載劍閣話都有微母,下表仍納入微母,共計24個聲母。與成都話相比,金仙話聲母的主要特點為分平翹(宗tsoŋ≠中tʂoŋ)、分尖團(妻tsʰi≠期tɕʰi)、保留微母(微vei≠危uei)。金仙話較成都話多出聲母ç,部分見系細音字仍讀清硬顎擦音(響çiaŋ、休çiʉ、喜çi)。同時金仙話部分見系合口字聲母為x(昆xuən=昏、快xuai=壞、跪xuei=會)。金仙一帶部分地區(如人馬埡村)n聲母可獨立成音,例如「人n家na」[1]

更多資訊 雙唇, 唇齒 ...
Remove ads

韻母

劍閣金仙話共有36個韻母。與成都話相比,金仙話韻母上的一個特徵是果攝多讀u(我ŋu、阿u),但部分果攝見系字區分開口合口(哥kəu[4][1]≠鍋ku)。金仙話咸山攝的分合與成都話不同,知章組除開口三等外併入宕江攝(鱔ʂæn),其餘開口一二等字多併入宕江攝(庵ŋaŋ、但taŋ)。金仙話另外還有效攝單元音化主元音為ɔ、流攝開口三等讀iʉ等與大多數成渝小片及岷赤小片方言不同的特徵。

更多資訊 開尾, 元音尾 ...

聲調

類似其他岷赤小片方言,金仙話入聲調獨立,擁有5個聲調。其調值爲陰平44,陽平31,上聲451,去聲35,入聲34。

更多資訊 陰平, 陽平 ...

詞彙

劍閣南部金仙鎮、白龍鎮一帶除了通用部分在四川較為常見的方言詞彙外,還有許多不常見於四川除川北岷江方言島以外地區的詞彙,如「那早夫兒」(剛才)、「一把連」(全部)、「吸乎兒」(差點)、「那餵了哈」(謝謝)、「雨/風住了」(雨/風停了)、「夜個子/夜兒個」(昨天)、「今兒個」(今天)、「明兒個」(明天)、「未時寶兒」(還沒開始時)、「個家」(自己)、「拐拐」(鳥)、「蚍蜉子」(螞蟻)、「鯽夾子」(鯽魚)、「箸子」(筷子)、「學娃兒」(學生)[5][6]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