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伯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伯萬(1909年2月—1935年9月),亦作金百萬,原名金亨國(韓語:김형국),化名崔成浩,朝鮮族,東北抗日聯軍將領,歷任密山抗日游擊隊副隊長,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軍部衛隊連連長、第四軍第三團政委。[1]:207[2]:581[3]
生平
1909年2月,金伯萬出生於清黑龍江省穆稜縣百草溝一個朝鮮族農民家庭。因家境貧寒沒錢繼續學業,他小學畢業後在家種地謀生。1929年初,他在百草溝高麗屯加入反日會,後因從事散發傳單、貼標語等反日活動於同年夏被穆稜縣警察關押了一個多月。同年秋,他與黃玉清組織了反對當地一名親日牧師的鬥爭,後與黃玉清一起被捕入獄。由於民眾的聯名擔保,兩人最終被釋放。1931年,金伯萬加入中國共產黨。[1]:207[3]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金伯萬被中共穆稜縣委派往八面通、林口等地,後於1932年初被任命為中共八面通區委委員。同年12月,他被派往密山縣哈達河地區籌建抗日游擊隊。為獲得組建游擊隊所需要的槍枝,他多次潛入滿洲國軍隊、漢奸武裝隊等內部,奪取槍枝。1934年2月,由30多人組成的密山抗日游擊隊在哈達河溝正式成立。金伯萬任游擊隊副隊長兼黨支部書記。[1]:208[4]:154
1934年9月25日,中共滿洲省委巡視員吳平(楊松)受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委託,在密山縣哈達河溝里主持召開中共密山縣委擴大會議,決定將密山抗日游擊隊與李延祿領導的反日革命軍合併成立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密山抗日游擊隊被改編為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第二團。金伯萬等密山抗日游擊隊骨幹被充實到軍部直屬政治保安連(後改名為軍部衛隊連),金伯萬任連長[5]:135-136。不久後,金伯萬被調任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第三團政委。1935年9月,金伯萬在勃利縣通天溝被叛徒殺害,時年26歲[1]:209[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