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曾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曾澄(1879年—1957年),字湘帆,廣東番禹縣人,中國近代教育家。少年時代深受康有為、梁啓超維新思想影響,崇尚西法。曾發起創辦廣州時敏學堂。主要著作有《三民主義問答》,《澄宇齋詩存》等。[1]
生平
1910年歸國後任學部主事。
1912年初南返廣州,加入同盟會,同年12月任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校長,次年去任。
1917年至1923年又任該校校長。曾動員華僑馮平山捐巨款興建該校附屬中小學校舍平山堂和景堂院。
20年代初任廣東省教育學會副會長、會長。
1927年至1931年任私立廣州大學校長。
1929年至1937年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其間曾於1930年2月至1932年3月間,擔任廣東省教育廳廳長,1933年與許崇清一起反對陳濟棠提倡讀經尊孔的倒退行徑。1931年起任中山大學校長並兼任仲愷農校、執信學校、教忠中學(今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校長。1932年9月至1936年8月代理私立廣州大學校長。
1942年6月任國立中山大學代理校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廣州文史館館員。
1957年任廣州文史館副館長。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