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王爵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朝封爵分國王(二國)、國王(一國)、王、郡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伯(開國郡伯、開國縣伯)、開國子(開國郡子、開國縣子)、開國男(開國郡男、開國縣男)十一等十五種。[1]
下表列出金朝可考的王爵。
國王
- 完顏撒改,燕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陳國公[9]
- 完顏宗磐,宋國王[10]
- 完顏宗望,許國王、晉國王[4]
- 完顏宗翰,晉國王[5]
- 大㚖,漢國王、晉國王,正隆二年降為梁國公[11]
- 完顏勖,魯國王、漢國王[6]
- 完顏宗雄,齊國王[7]
- 耨碗溫敦思忠,齊國王,正隆二年降為廣平郡王[12]
- 完顏宗弼,越國王[13]
- 完顏烏帶,許國王[14]
- 完顏昌,魯國王[15]
- 完顏晏,齊國王,正隆二年奪爵[16]
- 完顏阿離合懣,隋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隋國公[17]
- 徒單恭,燕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陳國公[8]
- 蕭仲恭,越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鄭國公[18]
- 完顏宗堯,晉國王,正隆二年降為許王[19]
- 完顏闍母,吳國王,正隆二年降為譚王[20]
- 完顏希尹,豫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金源郡王[21]
- 完顏斡魯,鄭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金源郡王[22]
- 完顏宗雋,兗國王[13]
- 完顏宗敏,曹國王[23]
- 完顏斡賽,衛國王[24]
- 吳曦,蜀國王,章宗封[25]
王
- 完顏宗峻,豐王,正隆二年降[26]
- 完顏宗干,遼王,世宗復封[27]
- 完顏宗堯,許王,正隆二年由晉國王降[19]
- 完顏闍母,譚王,正隆二年由吳國王降,世宗復封魯王[20]
- 完顏杲,遼王,正隆二年由遼燕國王降[3]
- 完顏銀術可,蜀王,正隆二年降為金源郡王[28]
- 完顏婁室,莘王,正隆二年降為金源郡王[29]
- 完顏雍,趙王,正隆二年降為鄭國公[30]
- 完顏劾孫,王,正隆二年降為鄭國公[31]
- 完顏蒲家奴,王,正隆二年降為豫國公[31]
- 完顏麻頗,王,正隆二年降為虞國公[32]
- 完顏謾都訶,王,正隆二年降為鄭國公[33]
- 完顏劾真保,王,正隆二年降為代國公[34]
- 完顏斡者,魯王,正隆二年降為公[35]
- 完顏按答海,譚王、鄆王、魏王,正隆二年奪爵[36]
- 完顏昂,鄆王[37]
- 完顏充,鄭王[38]
- 完顏襄,衛王[38]
- 完顏兗,王[38]
- 完顏廣陽,滕王,海陵時封[38]
- 完顏矧思阿補,宿王,海陵時封[38]
- 耶律延禧,豫王,熙宗追封
- 劉豫,蜀王(1137年—1142年)、曹王(1142年—1146年)
- 石家奴,鄖王,正隆二年降為魯國公[39]
- 蒲察阿虎迭,葛王→譚王,正隆二年降為楚國公[40]
- 徒單貞,王,正隆二年降為沈國公[41]
- 斜卯阿里,王,正隆二年降為韓國公[42]
- 赤盞暉,戴王,正隆二年降為景國公[43]
- 耶律懷義,漆水郡王→莘王→蕭王,正隆二年降為景國公[44]
- 劉彥宗,鄆王,正隆二年例降[45]
- 蕭仲恭,濟王[18]
- 高楨,戴國公→任國公→河內郡王→代王→晉國公,正隆二年降為晉國公[46]
- 張浩,潞王、蜀王,正隆二年降為魯國公[47]
- 韓企先,濮王,正隆二年降為齊國公[48]
- 張中孚,鄧王,正隆二年降為原國公[49]
- 蕭懷忠,王,世宗復封[50]
- 完顏晏,葛王、宋王、豫王、許王、齊王[16]
- 完顏文,王,正隆二年降為鄖國公,世宗復封英王,徙封荊王[4]
- 完顏京,曹王,正隆二年降為沈國公,世宗復封壽王[4]
- 完顏宗翰,秦王,世宗改贈[5]
- 完顏宗雅,代王,世宗復封曹王[51]
- 完顏宗懿,薛王,世宗復封鄭王[51]
- 完顏宗順,追封徐王,世宗復封隋王[51]
- 完顏宗美,豐王,世宗復封衛王[51]
- 完顏宗哲,畢王,世宗復封韓王[51]
- 完顏宗本,原王,世宗復封潞王[51]
- 完顏神土門,鄆王,世宗復封豳王[51]
- 完顏斡烈,蔡王,世宗復封鄂王[51]
- 完顏斛孛束,霍王,世宗復封沈王[51]
- 完顏宗固,幽王,世宗復封魯王[51]
- 完顏亨,芮王,世宗復封韓王[52]
- 完顏宗雄,楚王,世宗復封[7]
- 完顏宗望,宋王,世宗復封[16]
- 完顏宗傑,越王,世宗復封趙王[53]
- 完顏允恭,楚王,世宗封[19]
- 完顏永中,世宗封許王、越王、趙王,章宗改封漢王、並王、鎬王[54]
- 完顏永功,世宗封鄭王、隋王、曹王,章宗改封冀王、魯王、郢王[55]
- 完顏永成,世宗封沈王、豳王,章宗改封吳王、兗王、豫王[56]
- 完顏孰輦,世宗封魯王,章宗封趙王[57]
- 完顏斜魯,越王,世宗封[57]
- 完顏爽,溫王、壽王、英王、榮王,世宗封[58]>
- 完顏永蹈,世宗封滕王、徐王,章宗改封衛王、鄭王[59]
- 完顏永升,世宗封徐王、虞王,章宗改封隋王、曹王、宛王[60]
- 完顏永濟,世宗封薛王、滕王,章宗改封潞王、韓王、衛王[61]
- 完顏永德,世宗封薛王、沈王,章宗改封豳王、潞王、曹王[62]
- 完顏璟,原王,世宗封[63]
- 完顏琮,鄆王,章宗封[64]
- 完顏珣,豐王;翼王;邢王,升王,章宗封[65]
- 完顏瓌,瀛王,章宗封[64]
- 完顏從彝,沂王;蔡王;霍王,章宗封[64]
- 完顏從憲,壽王;英王;瀛王,章宗封[64]
- 完顏玠,溫王,章宗封[64]
- 完顏洪裕,絳王,章宗封[66]
- 完顏洪輝,壽王,章宗封[66]
- 完顏洪靖,荊王,章宗封[66]
- 完顏洪熙,榮王,章宗封[66]
- 完顏洪衍,英王,章宗封[66]
- 完顏忒鄰,葛王,章宗封[66]
- 徒單克寧,淄王,章宗封[67]
- 吳曦,蜀王,章宗封[25]
- 完顏守緒,遂王,宣宗封[68]
- 完顏守純,濮王、英王,宣宗封[69]
- 紇石烈執中,虞王,宣宗封[70]
- 完顏守純,荊王,哀宗封[69]
- 完顏訛可,曹王,哀宗封[69]
- 完顏某,戴王,哀宗封[69]
- 完顏孛德,鞏王,哀宗封[69]
- 國用安,兗王,哀宗封[71]
- 裴滿達,王,熙宗皇后裴滿氏父[72]
- 徒單蒲帶,王,海陵嫡母徒單氏父[73]
- 大昊天,王,海陵生母大氏父[73]
郡王
- 完顏石土門, 金源郡王,正隆二年封[74]
- 完顏婁室,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莘王降[29]
- 完顏勖,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周宋國王降[6]
- 完顏銀術可,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蜀王降[28]
- 完顏宗雄,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秦漢國王降[7]
- 完顏希尹,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豫國王降[21]
- 完顏宗翰,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周宋國王降[5]
- 完顏斡魯,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鄭國王降[22]
- 完顏忠,金源郡王,世宗追封[74]
- 完顏撒改,金源郡王,世宗復封[9]
- 完顏杲,金源郡王,世宗復封[75]
- 完顏習不失,金源郡王,世宗復封[76]
- 完顏璟,金源郡王,世宗封[63]
- 紇石烈良弼,追封金源郡王[77]
- 完顏按答海,蘭陵郡王,進封金源郡王,世宗復封[36]
- 紇石烈志寧,廣平郡王,進封金源郡王[78]
- 徒單克寧,世宗封延安郡王,章宗封東平郡王、金源郡王[67]
- 夏全,金源郡王[79]
- 孔彥舟,廣平郡王,正隆二年例降[80]
- 完顏活女, 廣平郡王,正隆二年降為代國公[81]
- 完顏宗秀,廣平郡王,正隆二年例降[82]
- 完顏宗賢,廣平郡王,正隆二年奪爵[83]
- 王伯龍,廣平郡王,正隆二年降為定國公[84]
- 完顏隈可,廣平郡王,正隆二年奪爵[85]
- 耶律恕,廣平郡王,正隆二年例降[86]
- 耨碗溫敦思忠,廣平郡王,正隆二年由齊國王降[12]
- 完顏晏,廣平郡王,世宗復封[16]
- 李石,平原郡王、廣平郡王[87]
- 徒單貞,追封廣平郡王[41]
- 徒單鎰,廣平郡王,宣宗封[88]
- 完顏承暉,廣平郡王,宣宗封[89]
- 張浩,南陽郡王,世宗復封[47]
- 張中孚,南陽郡王[49]
- 王彥昌,南陽郡王[90]
- 完顏襄,常山郡王,南陽郡王,章宗封[91]
- 把胡魯,贈東平郡王,哀宗封[92]
- 仆散端,贈延安郡王,宣宗封[93]
- 時立愛,鉅鹿郡王[94]
- 完顏宗憲,河內郡王、鉅鹿郡王,正隆二年奪爵[95]
- 完顏思敬,河內郡王、鉅鹿郡王,正隆二年奪爵[96]
- 趙興祥,廣平郡王、鉅鹿郡王、天水郡王,正隆二年降為申國公[97]
- 赤盞暉,河內郡王[43]
- 高楨,河內郡王、神麓郡王,戴國公→任國公→河內郡王→代王→晉國公,正隆二年由代王降晉國公[46]
- 耶律懷義,漆水郡王,漆水郡王→莘王→蕭王,正隆二年降為景國公[44]
- 完顏昂,漆水郡王[98]
- 李成,郡王,正隆二年降為濟國公[99]
- 蒲察石家奴,蘭陵郡王[39]
- 蕭仲恭,蘭陵郡王[18]
- 大㚖,神麓郡王[11]
- 范成進,膠西郡王[79]
- 張惠,臨淄郡王[79]
- 趙佶,天水郡王(1141年追封)[13]
- 耶律延禧,海濱王,1126年封
- 王義深,東平郡王,完顏亮封[100]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