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亭
朝鲜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武亭(朝鮮語:무정;1905年—1952年10月),原名金武亭(朝鮮語:김무정),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治、軍事人物,曾任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第二書記、朝鮮人民軍副總司令兼炮兵總司令,民族保衛省副相(國防部副部長)等職。
武亭曾在中國長期從事革命工作,是中國工農紅軍首個炮兵團紅三軍團炮兵團和八路軍首個正規炮兵團「總部炮兵團」的首任團長,有「中國紅軍炮兵鼻祖」之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最早的創始人之一[2][3]。他與楊林是僅有的兩位完成萬里長征的朝鮮軍人[註 1][4]。
早年生涯
1905年,武亭出生於朝鮮咸鏡北道鏡城郡。早年,他在京城府半工半讀,1919年參加了三一運動。此後,他考入「中央高普」讀中學。期間,他結識了呂運亨,並開始投身革命運動。1923年3月,武亭流亡中國,1924年考入北方軍官學校(一說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炮兵科,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5月至8月,他參加了國民軍決裂北洋軍閥的南口戰鬥。畢業後,武亭隨馮玉祥部參加了北伐戰爭,炮兵上尉軍階,1927年晉升為中校。[5][6]:109
1927年四一二事件後,武亭遭通緝,在漢口被捕後被判死刑。但國民政府迫於武漢學生的抗議示威,後將他釋放。在武昌法院革命者的幫助下,他擺脫汪精衛政府的追殺,到達上海,任中共上海朝鮮人支部[註 2]委員。1929年,武亭參加了上海暴動,被英租界巡捕逮捕,後被判2個月的刑罰。同年12月,武亭獲釋,後流亡香港。[7]:353[8]:298-299
紅軍時期
到達香港不久,武亭前往江西中央蘇區,加入彭德懷的紅五軍(1930年6月擴編成紅三軍團)。1930年7月,紅三軍團在湖南岳州繳獲4門七五野炮和3門追擊炮。據《彭德懷自述》記載:「占領岳州後,英、美、日兵艦仍如黃石港一樣,很猖獗,對城岸亂轟。我們隱蔽地架好炮(當時,還只有我自己和一個朝鮮同志武亭會用炮),侍敵艦靠近時,還擊了幾十炮,大概十發以上打中兵艦,從此它們不敢抵岸射擊了。」同年7月下旬,紅三軍團憑藉這些大炮轟開長沙瀏陽河西岸防線,最終攻下長沙。這是中國工農紅軍唯一一次攻占省城。期間,紅軍還繳獲了3門大炮。[5][4]
1930年7月31日,彭德懷在湖南平江組建中國工農紅軍首個炮兵團[9],武亭任團長。同年9月,彭德懷二次攻打長沙失利後,炮兵團縮編為炮兵營。武亭任營長。1931年5月13日,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戰爭後,中共中央軍委以紅三軍團炮兵營為基礎在江西陂頭成立直屬軍委,仍由紅三軍團指揮的炮兵團,下轄1個山炮連和2個迫擊炮連。武亭任團長。由於戰爭艱苦,軍委炮兵團損失嚴重,同年7月縮編為紅三軍炮兵教導大隊,同年11月改為紅軍學校炮兵隊。武亭一直任指揮員。1933年10月,紅軍特科學校成立後,紅軍學校炮兵隊被擴編為特科學校炮兵營。武亭任營長和特科學校第二任校長。[4][10][3]

1934年3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期間,紅軍特科學校的一個山炮連被抽調到紅三軍團聯合作戰,同年7月與紅三軍團迫擊炮連合編成立「紅三軍團炮兵營」。同年9月,紅三軍團炮兵營被改編為直屬中共中央軍委的「紅星炮兵營」。武亭任營長。長征期間,武亭帶領炮兵營多次在危急時刻幫助紅軍化險為夷,成為「救火隊」。紅軍渡過湘江後,他開始兼任軍委第三野戰梯隊司令員兼政委。同年12月,由於紅星炮兵營彈藥耗盡,黎平會議撤銷了紅星炮兵營。炮兵營一、二連被編入紅三軍團,三連被編入紅一軍團。武亭任紅三軍團炮兵營營長。[4][10]
1935年,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當選紅軍總政委的張國燾收繳了各軍團的電台密碼本,使中共中央軍委無法與各軍團取得聯繫。此後,張國燾私自帶兵南下,反對中共中央北上建立根據地的戰略。彭德懷隨即派武亭帶警衛班急行軍兩天兩夜,找到已經到達甘肅迭部縣俄界的紅一軍團。1935年9月9日下午,紅一方面軍使用武亭提供的新電台密碼本及時收到毛澤東發來的「行動方針有變,你部在原地休整,待令。」電文。9月11日,脫離險境的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與紅三軍團、紅軍大學到達俄界與紅一軍團會師。聶榮臻事後多次說:「要不是武亭同志及時送來密碼,我們根本無法和中央及三軍團聯繫,更不知道聽誰的了」。1935年11月,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武亭開始任紅一軍團第四師司令部參謀。由於長征的艱苦,他患上了胃病。1936年6月,武亭被派往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第一期高級幹部科學習,同年底畢業後任紅軍總部作戰科長。[4][10][7]:356
Remove ads
八路軍時期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9]。1938年1月28日,中共中央軍委在山西臨汾成立首個正規炮兵團——「總部炮兵團」[11]:129-130。炮兵團由6個連和團部直屬分隊組成,總兵力超千人。武亭任團長[3]。同年2月,武亭率部前往洛川整訓,途徑延安時得到毛澤東的接見。按毛澤東的指示,武亭舉辦了短期炮兵幹部培訓班,先後兩次從抗日軍政大學選拔200多名學員親授射擊原理和操炮要領,培養炮兵指揮官。應武亭的請求,周恩來從武漢為炮兵團購置了炮隊鏡盒測遠機[10]。
1938年8月,總部炮兵團一連奉命配合115師在汾(陽)離(石)公路附近伏擊日軍,首戰告捷,殲滅日軍400餘人和2輛汽車,並繳獲大量戰馬。1939年1月,總部炮兵團在成立一周年之際收到中央領導送來的錦旗。毛澤東親筆題詞:「炮兵團全體同志,八路軍炮兵團成立已一周年,盼望你們努力政治、軍事學科之學習,造成抗日戰爭中有力兵團,達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之目的,為八路軍爭模範!」。朱德題詞:「堅持抗戰,勝利屬於我們的。」,還為炮兵團所辦的報紙題寫了報頭「骨幹」。[12][10]
1939年2月,武亭率部奉命從洛川南下,後東渡黃河,進入晉東南地區八路軍前沿司令部與侵華日軍交戰。同年9月,他和邱創成帶領炮兵七、九連配合115師688團攻克河北磁縣彭城鎮,此後又指揮炮兵四連配合385旅拔掉日軍在山西昔陽縣東冶鎮的最堅固據點。1940年2、3月間,武亭和邱創成率四、五、九炮兵連配合步兵成功擊退石友三、朱懷冰、龐炳勛等部隊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的進攻,全殲朱懷冰部3個師,得到總部通令嘉獎。[12][10]
1940年8月至10月,武亭率總部炮兵團參加了百團大戰。在陽泉獅腦山戰鬥和攻克榆社的戰鬥中,武亭憑藉對日軍火炮的熟悉,用繳獲的大炮殲滅日軍。在關家垴戰鬥中,為了消滅百米內憑藉墳丘頑抗的日軍,他手搬炮筒幫助神炮手趙章成摧毀了日軍機槍陣地,為擊退日軍岡崎大隊的反撲,保衛彭德懷的前沿指揮所作出貢獻。彭德懷曾說:「我之所以敢把總部指揮所設在距敵軍不到百米遠的地方,就仗著武亭同志運用自如、百發百準的炮術」。[12][10]
1941年,由於陝甘寧邊區遇到最大困難,中共中央決定在延安南部的南泥灣拓荒發展農業。返回延安的武亭奉朱德之命帶領炮兵團兩個營率先拉開南泥灣的開發序幕。半年後,武亭在南泥灣開闢出一條6米寬的公路,在荒地上種植了莊稼。此後,王震率三五九旅開進南泥灣,成為開發南泥灣的主力,使墾荒規模迅速擴大。[4][7]:358
義勇軍時期

早在1939年元旦,武亭就帶頭簽名號召關內朝鮮人聯合抗日。百團大戰後,他根據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指示安排,開始把工作重點放在培養朝鮮族幹部上。1941年1月10日,「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在山西遼縣(今左權縣)桐峪鎮上武村成立。武亭任會長[7]:358-359[8]:301-302。朴孝三等人帶領原在國民黨支持下成立的朝鮮義勇隊100多人先後到達太行抗日根據地。1941年6月,武亭將這些隊伍改編成朝鮮義勇隊華北支隊。朴孝三任支隊長[4][5]。同年8月,武亭在上武村創辦朝鮮義勇軍幹部訓練班,並任校長。同年10月26日,延安召開東方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會。武亭作為朝鮮代表作了大會發言,並當選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聯盟領導之一[8]:302[4]。
1942年7月,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在太行山清漳河畔麻田鎮雲頭底村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會議決定將聯合會擴大為朝鮮獨立同盟,並將建朝鮮義勇隊華北支隊擴編為朝鮮義勇軍。武亭任總司令,朴孝三和朴一禹任副司令。同年5月,3萬餘日軍對太行山根據地發動大規模「五月掃蕩」。百餘名朝鮮義勇軍和八路軍兩個排在總部政治部主任羅瑞卿的帶領下進行保衛戰,保全了八路軍總部。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晉冀魯豫分會會長陳光華和朝鮮義勇軍領導者之一的石正等人在戰鬥中犧牲。[7]:360-361[8]:302-303
1942年12月1日,「華北朝鮮青年革命幹部學校」在河北涉縣中原村正式開學,武亭任校長。1942年,太行抗日根據地經曆日軍掃蕩後,在1943年經歷了50年來最嚴重的洪災。1943年秋夏,根據地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武亭響應八路軍總部「克服困難,發展生產」的號召,組織朝鮮青年在涉縣開辦了大眾醫院、三一商店、理髮店、紡織廠等設施。為「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他帶領朝鮮青年挖野菜,開荒種地。1944年1月,「華北朝鮮青年革命幹部學校」改名為「華北朝鮮革命軍政學校」,分校設在太行抗日根據地。本校遷往延安。[7]:361-363[8]:303
1945年5月,武亭被八路軍總部正式任命為朝鮮義勇軍總司令。同年8月,八路軍總司令彭德懷連續發布七條八路軍對日軍全面大反攻令,其中第六號是命令武亭率朝鮮義勇軍隨八路軍進軍中國東北,組織在東北朝鮮人民解放朝鮮。同年11月初,武亭率3000餘名朝鮮義勇軍與中共中央派出的首批幹部一起到達瀋陽。由於駐朝鮮蘇軍不允許任何武裝進入朝鮮,武亭將義勇軍改編成3個支隊,分別派往東滿、南滿和北滿開展擴軍和消滅當地殘敵的鬥爭。同年11月13日,武亭與朝鮮獨立同盟主要幹部70餘人以個人身份乘坐蘇聯提供的火車前往平壤。[8]:303[4]
Remove ads
返回朝鮮後

1945年10月,尚在中國的武亭在朝鮮先後缺席當選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第二書記和北朝鮮五道行政局副委員長。武亭到達平壤任職半年後逐漸退出了朝鮮領導高層[5][6]:114。1948年2月,朝鮮人民軍正式建軍後,武亭被任命為朝鮮人民軍副總司令兼炮兵總司令,被授予中將軍階。同年9月9日,朝鮮建國後,他開始擔任民族保衛省副相(國防部副部長)之職,並兼任朝鮮人民軍炮兵總司令[4][6]:114。
1950年韓戰爆發後,武亭接任金光俠第二軍團軍團長之職。在「八月攻勢」中,武亭的部隊擔任進攻主力,全殲美軍第二十四步兵師。9月15日,美軍仁川登陸後,朝鮮人民軍被攔腰截斷。武亭奉命撤退,期間他為安全起見命令第二軍團切斷了所有的無線電聯繫,導致朝鮮人民軍無法與第二軍團聯繫,讓朝鮮最高層很惱火。第二軍團大部分順利返回北方後,武亭奉命帶領不足萬人的預備師團保衛平壤。由於雙方力量懸殊,他在朝鮮政府北撤後稍作抵抗便放棄了平壤。他因此受到嚴厲批評,被降為預備軍團第七軍團軍團長。此後,他因開槍打死一名軍醫而被解除了軍權。同年12月,朝鮮勞動黨二屆三中全會開除了他的軍籍。此後不久,武亭胃潰瘍劇烈發作。彭德懷把他送到長春一家羅馬尼亞人開辦的醫院治療。但由於病情過重,醫生已經無力回天。應武亭的請求,他被送回故土,後於1952年10月在朝鮮一家普通軍人醫院病逝。[4][6]:114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