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永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永炎(1880年—?)字曉峰(又作小峰),湖北黃陂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2]

快速預覽 金永炎, 出生 ...

生平

金永炎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

辛亥革命後,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金永炎出任南京的陸軍軍官學校校長。[3]1912年,南京有入伍生隊,陸軍部命令其改為預備軍官學校。因為武昌陸軍第三中學堂早就已經開辦,便由入伍生隊隊長金永炎率隊來到湖北,準備在武昌陸軍第三中學堂的基礎上成立第二預備軍官學校。當時,武昌陸軍中學已經開課半年,校長為劉繩武,與金永炎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學。因為第二預備軍官學校校長已發表由金永炎出任,劉繩武乃反對合併,後來由於陸軍第三中學堂學生提出抗議,最後兩校終於合併,但已耽誤了一年左右時間。 [4]

1913年1月,大總統袁世凱公布《現行都督府組織令》,其中規定各省暫設都督1人,都督府設參謀長、副官長各1人,參謀、副官、書記等12至15人,並設軍務、軍需、軍法、軍醫等課。隨後,金永炎出任湖北都督府參謀長。1913年12月,黎元洪到北京赴任副總統兼參謀總長,湖北都督府事務「暫交參謀長金永炎代拆代行」。[5][6]後來,金永炎出任總統府高等顧問。[2]

1917年,在府院之爭中,金永炎、丁世嶧哈漢章黎澍是大總統黎元洪的主要幕僚,被總理段祺瑞方面稱作「四凶」。[7]

1919年3月,廣西陸軍講武堂開學,金永炎任堂長,江雋任教育長。[2]1922年10月11日,獲將軍府授「炎威將軍」。[8]

1923年5月7日,北京學生舉行「五九國恥」八周年紀念遊行,梁思成和弟弟梁思永駕駛大姐梁思順菲律賓為他們買的摩托車,離家追趕遊行隊伍。在南長街西長安街的交口處被陸軍次長金永炎乘坐的汽車撞倒。梁思成梁思永受傷住院。[9][10]

1923年6月7日,大總統黎元洪為內閣辭職之事發表通電進行辯白,並派陸軍次長金永炎、農商次長劉治洲赴天津挽留張紹曾。 6月13日,大總統黎元洪將國務總理張紹曾免職,任命李根源兼署國務總理,金永炎為陸軍總長。[11]後來,大總統黎元洪在天津咨行國會任命李根源暫署國務總理,金永炎代陸軍總長。[12]民國十二年(1923年),北京高凌霨攝政內閣免去陸軍次長金永炎職務,以王坦暫代。[13]9月11日,黎元洪南下抵達上海,率李根源饒漢祥、金永炎、陳宧等人電請孫中山等,希望「共伸正義,解決時局」。[1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