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口號,由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在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上正式提出,將其定義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的「主綫」。2023年,又進一步定義為「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綫」,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黨建的各項建設,都要「緊緊圍繞、毫不偏離」。[1]

詞源

「鑄牢」本身係新造詞匯。「鑄」字意爲「將金屬鎔化倒入模型中冷卻凝固,做成器物」。[2]

中國官方將這一術語英譯為「forge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3]

歷史沿革

  • 2014年5月28日,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講話[4]中,提及「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5]
  • 2014年9月28日,習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講話時談及,「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5]
  •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口號。[6][5]
  • 2021年8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講話中,總結出12條「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中之三是「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鑄牢」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 會議又提出,要「調整過時的」民族政策,各民族意識都要服從和服務於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所有的經濟發展都要賦予「三個意義」,即彰顯中華共同體意識的意義、反分裂維護統一的意義、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7]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