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吻加州鰩

鰩科白令鰩屬下的一種魚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長吻加州鰩
Remove ads

長吻加州鰩學名Caliraja rhina)又稱長吻鰩,是鰩科加州鰩屬下的一種魚類,分布於白令海加利福尼亞灣的海床上。該魚胸鰭寬大,吻部非常長,最大可長至180公分寬。長吻鰩為卵生魚類,多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經濟價值不高。

快速預覽 長吻鰩,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物種命名

長吻鰩由美國魚類學家大衛·斯塔爾·喬丹查爾斯·亨利·吉爾伯特英語Charles Henry Gilbert於1880年命名,彼時該魚尚屬於鰩屬。其種加詞rhina在拉丁語中意為「吻部」,指的是該魚的長吻[2] 。2016年的DNA測序發現,長吻鰩與白令鰩屬的雙斑鰩親緣關係密切,其因此被移動至白令鰩屬,學名也因此變成Beringraja rhina[3]。然而,如今前學名Raja rhina仍較為常用[1]

外貌描述

Thumb
一條較小的長吻鰩,捕獲於加利福尼亞州中部海域的拖網考察

長吻鰩背部為暗褐色或灰色,其上或有暗色斑紋若干,胸鰭寬大,兩側深凹;吻部長而尖[2][4]。幼魚上半身光滑,成魚則長有大量尖銳的小凸起。雌魚腹部有小凸起,雄魚則沒有。長吻鰩背部正中有1—3枚並列的棘刺。此外,其尾部亦會有11—43根棘刺,非常大的個體還會有一些橫向的棘刺。長吻鰩牙齒小,僅有一個牙尖[2]。其有大小相仿的背鰭兩片,之間0—3枚棘刺。該魚臀鰭退化,僅略大於皮皺。長吻鰩尾短於體寬[2]

物種分布

長吻鰩分布於北至白令海東南、南至塞德羅斯島加利福尼亞灣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近海的海域[2]

生態與習性

棲息地

長吻鰩多生活於大陸坡上半部多沉積物處,亦會棲息於自生碳酸鹽礦物較多或是有裸露岩石的海床。該魚棲息地水深為200—929公尺,水溫在3—6℃之間[5]

生命周期

長吻鰩為卵生魚類,其卵表面粗糙,上有鬆散的纖維與角狀物。剛出生的幼魚體寬12—17公分,在最初三年內長勢迅速,此後成長速度放緩,直至10—12歲時性成熟。此時雄性長吻鰩體寬62—74公分,雌性則是70—100公分[2]。長吻鰩最寬可長至1.8公尺[4]。根據對脊椎骨生長痕跡的測量,長吻鰩在阿拉斯加灣最大壽命約為25歲,英屬哥倫比亞省海域則是26歲[6][7]

食性

長吻鰩會在礁石區域附近埋伏遊蕩的小型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其中,大於60公分的長吻鰩多以魚類為食,而小於60公分的個體則更多捕食無脊椎動物[2]

天敵

抹香鯨鯊魚均會捕食長吻鰩,部分軟體動物亦會食用其卵鞘[2]

物種保育

長吻鰩肉質很差,經濟加值不高[2],僅加拿大水域有對長吻鰩的商業捕撈[8],而在阿拉斯加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等州則只有兼捕[9]。此外,加利福尼亞灣捕撈梭鱈拖網常誤捕該魚。在這一海域捕獲的長吻鰩多出口至韓國[1]。然而,目前長吻鰩種群相當健康,有估計認為眼下該種魚類有60%的生物量未受捕魚影響。IUCN因此將其評為「無危」[1]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