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吻真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長吻真鯊
Remove ads

長吻真鯊學名Carcharhinus signatus),為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真鯊目真鯊科的其中一[2],被IUCN列為瀕危保育類動物,由古巴動物學家Felipe Poey於1868年在Repertorio fisico-natural de la isla de Cuba 的系列論文中首次發表,將本物種命名為Hypoprion signalatus[3]。1973年,Leonard Compagno將Hypoprion屬與真鯊屬同義[4],本種尚未指定模式標本。分布於大西洋海域,在西大西洋,從美國德拉瓦州佛羅里達州巴哈馬古巴巴西南部與阿根廷;在東大西洋,從塞內加爾象牙海岸迦納喀麥隆剛果那米比亞北部海域,深度0至600公尺,本魚體型修長,鼻子長又尖,鼻孔兩側有發達的皮瓣,眼大呈圓形,顏色綠色,瞳孔不規則形狀,具有瞬膜[5],嘴角處沒有明顯的皺紋,雙顎兩側通常有15列齒,每顆上顎牙都有一個光滑到鋸齒狀的邊緣,下排牙齒直立且邊緣光滑,五對鰓縫相當短。胸鰭的長度不到身體總長度的五分之一,並且逐漸變細,尖端略呈圓形,背鰭2個,第一背鰭相對較小,呈三角形且尖,起於胸鰭尖端,第二背鰭比第一背鰭小得多,起於臀鰭上方或稍前方,體上部灰藍色或棕色,腹面白色,沒有鰭斑紋。每側都有一條微弱的帶紋,有時背面散佈著小黑點,體長可達280公分,體重可達76.6公斤。棲息在大陸棚及島嶼棚沿岸及外海,成群活動,活動力強,多半在黃昏及黎明活動,屬肉食性,以硬骨魚頭足類甲殼類等為食,胎生,為具經濟價值的魚類,魚肉和魚鰭可食用,肝臟可製作魚肝油,通常為延繩釣所捕獲,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全球範圍內將長吻真鯊評估為瀕危物種,理由是其繁殖速度緩慢,且在捕撈壓力下數量呈現歷史性下降,它也被美國漁業協會列為易危物種。

快速預覽 長吻真鯊,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