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溪縣
中國古代縣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長溪縣,中國古縣名,其行政中心在今霞浦縣縣城,是寧德歷史中的行政區劃之一。長溪縣的前身是建立於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的溫麻縣,長溪縣在建立之初的疆域大致為今寧德市蕉城區、福安市、福鼎市、霞浦縣、周寧縣、壽寧縣和柘榮縣,以及南平市政和縣一帶的地區。
歷史
長溪縣前身溫麻縣的縣制建立於西晉太康三年(282年),至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後,溫麻縣併入原豐縣。唐朝武德六年(624年)復置,由於原來的溫麻縣的行政中心是為造船而設置的,復置後,溫麻治所遷移至今連江地區並改名為連江縣,原來的行政中心改設寧遠鎮[1]:2-6。武周長安二年(702年),連江縣白鶴嶺(在今寧德市蕉城區南漈山)以北的地區析出重新設置溫麻縣[2],縣行政中心在今霞浦縣城西郊。天寶元年(742年),溫麻縣改稱長溪縣,縣治遷往城坊(今霞浦縣政府所在地松城街道)。[3]
開成年間,長溪縣南部寧川鄉、古田縣東部地區析出,設立感德場,仍屬於長溪縣。乾符五年(878年),黃巢起義軍借道長溪一度攻入福建,後福建地區由福建觀察使、威武軍節度使等藩鎮把持。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統治福建,長溪縣、古田縣、感德場均歸閩國管轄。龍啟元年(933年)將感德場地區由「寧川」「感德場」各取一字升格為寧德縣,其轄境大致包括今蕉城區、周寧縣和政和縣等地[4]。945年,閩國為南唐所滅,但閩東地區均被吳越國占領,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併入北宋,閩東地區隸屬於兩浙西南路,雍熙二年(985年)改為福建路。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自長溪縣析永樂鄉、靈霍鄉置福安縣。元朝建立後,於1286年將長溪縣升為福寧州。[3]
Remove ads
政治
長溪縣由縣令管轄,五代及以前的地方官員已不可考,五代有史記載的官員僅巡檢許光大一人。宋朝時期長溪縣縣令名單如下表[1]:275-276:
Remove ads
爭議
長溪縣的建制時期存在爭議。一說為武德六年(624年)或長安二年(702年),唐在溫麻縣原址設置長溪縣,屬泉州管轄[5][6]。而另一說法認為,唐於武德六年復置溫麻縣,一度併入連江縣後於長安二年重新設置,並於天寶元年(742年)改置為長溪縣[7][1]:7。
一說認為縣名源於流經今寧德、福安的交溪,是為閩東第一大溪流[8]。近年,寧德學者林春貴等人考證後認為,長溪縣的命名來源是發源於霞浦縣南金山的長溪。[9][10]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