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門東
南京历史片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門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歷史上的一個區片名,指城內南部,中華門內東側的市區;與中華門內西側的「門西」地區相對。門東的東、南兩面均為南京城牆,西到中華路。內秦淮河蜿蜒貫穿全境。[1]。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南京市劃分區屬行政區域,設立門東區(第三區)。1949年以後與第四區(門西區)合併,1955年成立秦淮區。
歷史上,南京城南的門東與門西兩區,是自南唐以來歷經千年繁華的繁盛區域。門東地區的北部,是著名的夫子廟地區。21世紀初,南京市將門東地區的南部,馬道街以南,北到剪子巷,南到南城牆(新民坊,即舊名貴人坊[2]),西到上江考棚,範圍包括箍桶巷、三條營、中營、邊營等數條街巷的區域,命名為「老門東歷史文化街區」[3]。在此範圍內,擁有蔣壽山故居等傳統歷史文物建築。2010年開始,又按傳統風格復建了芥子園等傳統民居,並引入藝術工作室、餐飲老字號、民俗工藝、民居酒店以及先鋒書店等多種業態。2013年9月30日,箍桶巷示範段建成竣工,先行對外開放,包括一座「老門東」石牌坊。此後又陸續完成三條營等地塊。2018年,老門東獲選為江蘇首批老字號集聚街區[4]。
Remove ads
圖集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