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爾什丁

波兰瓦尔米亚-马祖里省省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尔什丁map
Remove ads

奧爾什丁波蘭語Olsztyn波蘭語發音:[ˈɔlʂtɨn] ),舊稱阿倫施泰因(德語:Allenstein德語發音:[ˈʔalənʃtaɪn] ),是波蘭東北部的城市,位於馬祖里湖區維納河畔。歷史上曾是瓦爾米亞首府、奧爾什丁省省會,目前是瓦爾米亞-馬祖里省的省會,人口約17萬。

快速預覽 奧爾什丁 Olsztyn,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條頓騎士團(1353-1463)

奧爾什丁的歷史歸屬
Thumb
條頓騎士團修建的奧登斯堡(Ordensburg)城堡

1346年,德國移民清除了沿著韋納河的古老森林,在普魯士地區建立了一個新的居民點,兩年後被命名為阿倫施泰因(Allenstein),而馬祖里人稱為奧爾什丁(Olsztyn)。1347年,條頓騎士團建造奧登斯堡(Ordensburg)城堡,以抵禦土著的波羅的海古普魯士人的襲擊。1353年10月31日,瓦爾米亞主教授予奧爾什丁市鎮自治權。1397年,城堡完成。1410年和1414年,奧爾什丁兩度被波蘭王國短暫占領。1440年,奧爾什丁加入普魯士邦聯。1454年,爆發了反對條頓騎士團的起義,普魯士聯邦請求波蘭王室保護。1455年,條頓騎士團收復該城。

Thumb
阿倫施泰因哥白尼廣場,1917年
Remove ads

波蘭統治(1463-1772)

1463年,奧爾什丁被波蘭軍隊占領,次年併入波蘭。1466年托倫和約簽訂,確認奧爾什丁作為瓦爾米亞省的省會。1516-1521年,尼古拉·哥白尼住在奧爾什丁城堡,負責管理和保衛該市和瓦爾米亞教區免受條頓騎士團的襲擊。1655年,該市被瑞典軍隊占領。1708年,被瑞典人燒為平地。1710年,由於黑死病霍亂流行,城市人口幾乎耗盡。

德國時期(1772-1945)

1772年,瓜分波蘭,奧爾什丁併入普魯士王國東普魯士省,稱阿倫施泰因。1772年,普魯士進行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奧爾什丁只有1770人,而且主要是農民。1807年,拿破崙在戰勝普魯士軍隊後訪問該市。1867年,創辦市立醫院。1871年,普魯士領導德意志統一,阿倫施泰因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2年後,該市修建通往托倫的鐵路。1886年,該市的第一份波蘭語報紙《奧爾什丁報》(Gazeta Olsztyńska)出版。該市的基礎設施得到迅速發展:1890年,通煤氣;1892年,通電話;1898年,自來水;1907年,通電。1910年成為自治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俄國軍隊攻占該城,但是被德國軍隊收復。1920年,舉行公民投票,奧爾什丁選擇作為東普魯士飛地的一部分留在德國,而不是加入波蘭第二共和國。1921年,波蘭激進主義者遷往波蘭。1933年,納粹掌權,該市的波蘭人和猶太人受到日益加劇的迫害。1935年,德國國防軍將此阿倫施泰因軍事管區(Allenstein Militärische Bereich)駐地,在此駐紮第11步兵師、第11炮兵團和第217步兵師後備役年齡組的東普魯士人組建。

1939年,波蘭戰役後,德國將波蘭少數民族激進分子關進集中營。

Remove ads

復歸波蘭(1945-至今)

1945年1月22日,紅軍搶劫並燒毀了奧爾什丁,並將整個原東普魯士瓦爾米亞-馬祖里省加里寧格勒)的德國人全數驅逐[2]。1945年8月2日,奧爾什丁劃歸波蘭,改名為奧爾什丁(Olsztyn),驅逐剩下的德國人和馬祖里人

1967年,建立輪胎製造廠。1980-1981年,團結工會起義。1999年,隨著波蘭的區域改革,建立了瓦爾米亞-馬祖里省,首府設在奧爾什丁。同年,瓦爾米亞-馬祖里大學在該市成立。奧爾什丁亦成為波蘭天主教會瓦爾米亞總教區的所在地,以及波蘭信義宗-奧斯堡信綱教會的馬祖里教區所在地。自2020年起,該市還是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奧爾什丁-格但斯克教區的主教駐地。奧爾什丁市區人口約為17.5萬,城市群總人口約27萬,是本省人口最多的城市。

在民主化進程中,1991年成立了代表市內德意志族群利益的「奧爾什丁德國少數民族協會」。截至2007年6月,該協會共有3,280名成員,然而在2002年波蘭全國人口普查中,僅有431名奧爾什丁居民自我認同為德國人。

Remove ads

人口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地理

湖泊

奧爾什丁地處一片湖泊眾多的森林與草原地帶,僅在市界以內就有15個湖泊,其中有13個湖泊大於1公頃。奧爾什丁的湖泊總面積達到725公頃,占總面積的8.25%。

氣候

更多資訊 奧爾什丁, 氣候圖表 ...
Remove ads

綠地

森林占該市面積的21.2%,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森林組成了占地1050公頃的市政森林,主要用於消遣和旅遊的目的。在市政森林內有2個古生代植物保護地。市政綠地面積560公頃,占該市面積的6.5 %,包括許多公園綠地和3個百年以上的古老公墓,還有以山毛櫸、橡樹、楓樹和酸橙樹等保護樹木構成的林蔭路。

名勝

Thumb
聖雅各主教座堂
Thumb
市政廳

名勝古蹟

  • 奧爾什丁老城區(Stare Miasto)
  • 14世紀的哥德式城堡 —— 原為瓦爾米亞主教駐地
  • 奧爾什丁聖雅各主教座堂(Katedra św. Jakuba)—— 哥德式風格,建於14世紀
  • 奧爾什丁舊市政廳(Stary Ratusz)—— 位於市場廣場,建於14世紀中葉
  • 「奧爾什丁報」之屋(Dom „Gazeta Olsztyńska」)—— 位於魚市場
  • 中世紀城牆與上城門(Brama Górna)—— 自19世紀中葉起亦稱「高門」(Brama Wysoka)
  • 哥德式耶穌聖心教堂(Kościół Najświętszego Serca Pana Jezusa)—— 建於1901–1903年
  • 奧爾什丁新市政廳(Nowy Ratusz)
  • 橫跨韋納河峽谷的鐵路橋(Most kolejowy nad doliną Łyny)—— 位於Artyleryjska街與Wyzwolenia街之間,建於1872–1873年
  • 耶路撒冷小教堂(Kaplica Jerozolimska)—— 建於1565年
  • 聖勞倫斯教堂(Kościół św. Wawrzyńca)—— 建於14世紀末

其他

  • 奧爾什丁天文館(Planetarium w Olsztynie)
  • 奧爾什丁天文台(Obserwatorium astronomiczne w Olsztynie)—— 位於聖安德魯山(143米),設於1897年所建的前水塔內
  • 奧爾什丁斯特凡·亞拉奇劇院(Teatr im. Stefana Jaracza w Olsztynie)
  • 城市周邊的大片森林
  • 奧爾什丁湖泊群 —— 提供沙灘、游泳區、帆船、摩托艇、皮艇等水上活動設施

經濟

此外還有一些食品、家具工業。

教育

Thumb
瓦爾米亞-馬祖里大學

當地大學有瓦爾米亞-馬祖里大學。[4]

姊妹城市

1952年,蓋爾森基興市為原居於奧爾什丁(1945年前)而後遷居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居民建立了友好城市。1992年,該關係進一步發展為正式的姊妹城市關係。 目前,奧爾什丁擁有以下11個姊妹城市與合作城市:[5]

更多資訊 國家, 城市 ...

標識

郵票

Thumb
1920年的郵票

1920年,為決定該地區民眾希望歸屬東普魯士波蘭,舉行了一次公民投票1920年東普魯士公投)。為宣傳此次公投,曾通過在德國郵票上加蓋附加圖記的方式發行特別郵票,自4月3日起發售。其中一類加蓋字樣為:PLÉBISCITE / OLSZTYN / ALLENSTEIN,另一類為:TRAITÉ / DE / VERSAILLES / ART. 94 et 95,加蓋於橢圓形邊框中,邊框註明了公投委員會的全名。每種加蓋圖案共用於14個不同面額,面值從5芬尼到3馬克不等。

公投於7月11日舉行,結果為362,209票(占97.8%)支持留在德國,7,980票(占2.2%)支持併入波蘭。這些郵票於8月20日失效。儘管使用時間短暫,幾乎所有類型的此類郵票在市面上仍可廉價購得(無論使用過或未使用)。此次公投所涵蓋的東普魯士南部大片區域因此在二戰結束前仍為德國領土。戰後該地區被勝利國劃歸波蘭管轄,原德裔居民大多被驅逐。

市徽

紋章描述:「銀底上,聖雅各身著藍色朝聖者服飾,頭戴帶貝殼的帽子,手持朝聖杖,站立於一枚黑色半騎士團十字與一座紅色城垛塔之間。」[6]

最早的市印「SIGILLVM CIVITATIS ALLENSTEIN」大約於1353年,即獲得庫爾姆法後不久製作,其圖案為格狀背景中站立的聖雅各,他右手持朝聖杖,左手持一枚朝聖貝殼。 類似圖案亦見於稍晚的「SECRETVM CIVITATIS ALLINSTEIN」印章,該印章的青銅印模至今仍保存完好。 16世紀的印章仍保留類似圖案,直至18世紀,塔樓與半枚騎士團十字才被正式加入盾徽之中。[7]

Thumb
德國時期紋章
Thumb
今日城市紋章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