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把·赫卜烈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把·赫卜烈思[1](Bar Hebraeus,1226-1286年),阿拉伯名為阿布·法刺茲[1](Abu'l Faraj),是13世紀敘利亞東方正統教會的一位波斯地區主教。他以哲學詩歌語言學歷史學神學作品而聞名,[2]被譽為敘利亞東方正統教會裡最富學識與才藝者之一。[3]他著有《敘利亞編年史》[1]、《教會編年史》[1]和《逸話趣聞錄》等。

生平

出生於馬拉蒂亞的猶太人家庭,其敘利亞文名「把·赫卜烈思」(Bar Hebraeus)即為「希伯來人之子」之意。其父為醫生,1243年曾服務於蒙古將領,其後遷居安條克。把·赫卜烈思17歲為敘利亞教會的修士,其後歷任主教、總主教,成為伊利汗國的宮廷醫生。[1]

其所著的《敘利亞編年史》和《教會編年史》有許多關於蒙古的珍貴史料。[1]

語錄

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汲取都不可恥」——《逸話趣聞錄》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